CNML格式】 【 】 【打 印】 
星島日報:拒“起義”不投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7 12:04:15  


  中評社香港1月27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公民黨及社民連五位議員向立法會提交辭職信,正式開展藉全港五區補選進行變相公投的“全民起義”政治運動。球,已經踢了出來。接不接球?不但繫乎其他政黨是否陪玩,還關乎全港三百多萬選民的取態。

  社論說,對於是否以所謂的“五區公投”來爭取政制進一步民主化,泛民主派內部在醞釀期開始,就出現極大爭議。民主黨表明不支持、不參與、不站台助選,泛民其他黨派如民協、街工,反彈情緒比民主黨還要強,令陣營內形成兩條清晰路線。公社兩黨要求民主黨加入不遂,決定堅持去馬,在宣傳和定性方面不斷升溫,由“請辭”,到“公投”,再到“起義”層面。

  “起義”一辭往往令人聯想到取現有政權而代之的味道,要是用作商品推銷,大家會視為純粹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噱頭。不過,今次請辭補選,是一個大型政治行動,涉及五個立法會議席和一億五千萬元的選舉經費,議題直接和二○一二年的政制改革掛,當中的主題和政治含義,當然不能輕率。

  拒效扁公投民主黨明智

  社論說,究竟公社兩黨用上“起義”一辭意指為何,各有各的說法,作為一個集體行動,這種表現絕對不夠嚴謹,有損運動本身的公信力。儘管兩黨各自表述,但從整個安排去看,就很有台灣民進黨的影子。

  由選民全體投票為重大議題表態,香港翻譯西方這個政治概念時,一向譯作全民投票,公社兩黨稱為公投,是台灣採用的稱號。在民進黨陳水扁執政的年代,他先訂立《公投法》,再三度就不同議題進行公投。

  按西方理念,全民投票等如民意代表不能發揮作用,要由選民直接作出決定,是等閒不會採取的做法,陳水扁藉選舉上台,卻頻密推動公投,目標是透過建立“住民自決”的機制,為終有一天藉公投宣布台獨鋪路。

  社論說,陳水扁擅長政治操作,公投亦經立法程序才推出,但台灣百姓最後仍不受落,三次公投的投票率,都達不到法定最低要求,宣布失效。此後,民進黨政府貪污瀆職的風波愈鬧愈大,阿扁陷於弱勢,公投的政治操作就無法再炒作。

  有了這個背景,公社兩黨搞公投,在北京眼中,容易產生與民進黨遙相呼應挑戰中央的感覺,及至“起義”的口號一出台,不少泛民陣營的支持者,紛紛劃清界線,否定這種直接挑戰中央的激進做法。從過去一個星期事態的發展,泛民中較為溫和的民主黨和民協等政黨,一早拒絕參加辭職公投,是很有先見之明的。

  港人期望走向普選,這是出於對自由民主的訴求,一般人未必留意公投起義口號背後的深邃政治含義。在未有公投出台前,社會上已形成的主流共識很簡單清楚,就是期望政制民主化向前走,不要再如上次政改結果原地踏步。這是大部分市民,一開始已不支持五區請辭的原因。至於其後公社兩黨把請辭變成公投抗爭,進至提出“起義”,和大多數人的意願,根本是愈走愈遠,失去群眾基礎,同時違背了社會講求理性溫和的氣氛。

  社論說,在公社兩黨提出“五區公投,全民起義”的口號後,本報委託樹仁大學進行的民意調查,接近六成被訪者不支持“五區請辭”,不贊成“全民起義”者超過六成,認為不值得花一億五千萬元公帑進行補選者超過七成。

  宜撥款補選免授人以柄

  議員如果順從民意,就應該臨崖勒馬,放棄請辭;奈何部分議員認定主流民意非其依歸。在他們提交辭職信後,去馬之局已定。

  按照法例,政府要啟動補選機制,立法會首先要面對是否通過億五元補選經費的抉擇。

  民意不滿補選開支龐大,議員如果按照這個取向,最直接了當的做法是否決撥款,好處是為納稅人省錢,選舉可以“豐儉由人”,補選由政府透過的行政開支推行。此舉既達致反映公眾不想耗用公帑作補選的意願,同時避免日後議員動輒把辭職作為公投機制,頗有一舉兩得的好處。

  然而,從政治角度考慮,如果議會否決撥款,公社兩黨及其支持者勢必投訴遭受政治打壓,激化爭議。港人一向的政治取態傾向寬鬆,議員如果因為不贊同請辭而否決撥款,或會讓市民覺得有失風度,同時惹公社兩黨打壓之譏。兩相權衡,就算明知勞民傷財,議員也應該通過撥款。

  社論說,撥款通過補選,絕不等如認同公投,相反是要在公平、公正的場景下,讓激進派議員看到民意是甚麼。當補選接受提名,如果五人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公投”就流產,以鬧劇收場。要是出現有競爭的選舉,市民就要清楚自己今次神聖的一票,具有和以往選舉不同的政治含義。選民投出的一票,無論支持誰,極有可能被公社兩黨解讀為對他們公投行動的支持。

  溫和與激進對決一票間

  公社兩黨企圖把今次行動定性為民主與專政的對決,走激進路線,盡量激化矛盾來營造群眾壓力,把投票包裝成為對民主運動的支持。但實情是,泛民陣營內另一派溫和人士,正傾力和激進力量對抗,他們組成了“終極普選聯盟”,呼籲透過理性對話,談判爭取共識,推動政制發展。因此,市民是否在今次補選中投票,是在溫和與激進民主路之間選擇,選民每投出一票,等如是對激進路多一分支持,對溫和路多一分否定。

  大家可以想像,要是公社兩黨在補選投票率達到五成下勝出,達致他們預訂的得票目標,激進派將自恃得到“民意授權”,勢必壓倒溫和民主派,主導政制討論過程,不單整個談判一拍兩散的風險大增,整個社會對峙的危機會即時瀰漫,這個結果肯定令大部分熱愛香港、熱愛民主的市民痛心。相反,如果公社聯盟在對決中全面潰敗,民主陣營將在溫和的主流路下整合,爭取達成可以推動政制前行方案的機會相應增加。

  社論說,不同的民調俱顯示,現時民意主流,一是希望政制發展溫和理性向前走;二是不支持五區請辭的手段。市民如果要表達這個立場,就應該以拒絕投票,來回應公社兩黨的激進路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