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民間翻譯崛起 網絡譯作受追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8 14:41:58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新年伊始,小二譯《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由譯林出版社出版。這是繼2009年9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說自選集》之後,“小二”的網絡譯作再度正式出版。

  網絡譯者“小二”真名湯偉,本是一名電氣工程師,目前是豆瓣網“雷蒙德.卡佛小組”的靈魂人物之一。小二說,豆瓣那個“卡佛小組”,剛開始只有3個人,後來增加到50人、100人,現在有180人。

  新華社報道,在中國,作為一股民間力量,網絡翻譯團體正在崛起。

  而網絡譯作的熱情推介者、《三聯生活週刊》副主編苗煒認為,從喜歡卡佛的小說到動筆翻譯其所有的小說,小二儼然是個翻譯家,我們不過是一幫樂於分享,懂得欣賞的粉絲。

  “儼然的翻譯家”和“分享的粉絲”,這是時下用來形容民間翻譯和網絡譯本讀者的詞彙。而另一方面,相較於科班出身的翻譯“正規軍”,網絡翻譯又更多被稱為“局外人”。

  根據新聞出版總署的統計,2008年全國共引進出版物版權16969種,其中圖書15776種。出版業內人士說,一本外文圖書的翻譯出版要歷經選題、報批、尋找發行機構、簽訂版權引進合同、翻譯圖書、書號審批等流程。此外,還少不了市場調研、策劃推廣等環節。有的作品要歷時數年,中文譯本方能與讀者見面。

  為滿足讀者“先睹為快”的意願,很多像“小二”一樣的網絡譯者將外文經典圖書重新詮釋;也有一些尚未發佈中文版的新書,經民間力量翻譯後被發佈在網際網路上。

  2007年7月23日,在《哈利波特7》英文原版全球同步發行後的第3天,一個由網上60人組成的“哈利波特7吧翻譯小組”合力完成了該書的中文網絡譯本,滿足網上讀者需求。

  網絡譯本的出現,給出版社至少帶來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是翻譯的品質,二是出版中文譯本的時效。

  不同於傳統的外文圖書譯者“單槍匹馬”地伏案,網絡譯者大多是群策群力的“團隊作戰”。

  據了解,《哈利波特》的網上翻譯小組成員要通過嚴格的英文水準測試方能加入。為保證翻譯的品質,團隊成員被分成數個5人一組的小組,每一章的譯本同樣要經過翻譯、修訂、校對、終審等多個環節。

  著名英文雜誌《經濟學家》的網上中文翻譯小組中,不僅翻譯、校對、排版、發佈等流程分工明確,定期的選題也讓整個團隊看起來更像一個正規“編輯部”。

  民間譯本在網際網路大受追捧,很多譯者十分年輕,且不從事與英語相關的職業。這使人們不得不重新認識文學翻譯這一群體。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的英文翻譯黃先生認為:“傳統文學界如今似乎已成‘弱勢群體’,翻譯文學稿件的費用很低廉。如果翻譯進一步氾濫的話,會進一步損害文學翻譯的品質,可能更沒有人願意去以文學翻譯作為終身職業了。”

  中國人民大學英語系教師張淩則認為,網絡譯者隊伍的形成會給文學翻譯界帶來良性競爭環境。“至於諸多年輕譯者能否駕馭經典文學作品,這要看具體情況,朱生豪當年譯莎士比亞也不過二十幾歲,關鍵還是要看譯者的雙語功底。”

  網絡翻譯力量的崛起,從某種意義上滿足了“快餐時代”的讀者需求。但如何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原作者、翻譯者和出版者的多方利益,又成為網絡翻譯背後潛藏的更深層次問題。

  有業內人士擔憂,網際網路的共享性使得網絡譯本有可能給違法者的搶先盜版行為提供便利。但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的王珂律師認為,僅以共享交流為目的的民間翻譯行為不構成侵權,“從民法角度講,如果翻譯並上傳網絡譯本的初衷是基於興趣和學術交流目的,而非以盈利為目的,則行為本身不構成侵權。”

  面對網絡譯作現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王衝博士認為,網際網路的共享性為讀者提供了成為傳播者的可能性。網絡譯本衝擊出版行業,體現了網際網路時代新的雙向傳播規律,此外也暴露了缺少規制的現狀。網絡譯本現象正在迫使出版社改變傳統策略,來滿足網絡時代的受眾對作品時效性及高品質的需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