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上海再向中央請虎符 力保一哥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9 08:51:53  


2010年1月17日,胡錦濤在上海考察工作,王岐山、俞正聲、韓正等官員陪同。
  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新年伊始,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臨上海視察,駐留4日的胡總特意贈言: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堅定調結構。專家解讀,此番話的弦外之音,是要上海走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過去的上海,依靠政府的大手筆投資和超常規引資,創造出連續16年GDP雙位數高速增長的奇跡,然而隨著全球金融海嘯的到來,這一經濟奇跡輝煌不再,同時就業、社會矛盾等民生問題也日漸凸顯。

  上海應當何去何從?2010年,上海正處在胡總點出的轉型的歷史關頭。以俞正聲為首的申城領導層,將以怎樣的思路為上海“調結構”?已成為國人關注的一大重點。

  文匯報報道,在經濟學家看來,上海此番轉型甚至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因為“上海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內地產業的縮影。上海的轉軌,對於尋求騰飛新動力的中國經濟,無疑具有先導意義。

  2007年底,中央政治局委員俞正聲從湖北調任上海市委書記。此時的上海,已經連續16年保持內地經濟增長“火車頭”的地位。然而,世界經濟的波譎雲詭,讓坐擁內地“首富”席位的上海,在俞正聲上任半年後,由“首富”變成了“負翁”。外貿的低迷,讓上海在2008年首現16年來GDP個位數增長,2009年首季,GDP更一下子退至倒數第二。面對經濟發展的“失速”,俞正聲在去年打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保速”戰。伴隨著抗擊金融海嘯的塵埃漸次落定,俞正聲適時首次提出:今後上海的發展求質不求量。多年來以增速為傲的大上海,這次看來真的要“慢”下來了。

  16年高於全國增長中止

  上海經濟受挫的端倪,出現在2008年中。上半年上海市GDP數據為6,530.7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10.3%,不但沒有延續連續16年高於全國約2.2個百分點的水平,還罕見地低於全國平均10.4%的增速。對此,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蔡旭初當時認為,上海經濟增長率略低於全國是“短期的、暫時的”現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自2008年第三季度始,上海各項經濟指標急轉直下,上半年增幅還達到25.7%的財政收入,8 月份後的月增幅分別僅為0.4%、0.1%、2.1%,到了11月,財政收入首現-9.5%的負增長,且自此連續6個月見紅;上海關區外貿月度進出口從 10月開始,連續12個月下降;工業總產值從11月開始連續7個月負增長……2008年全年,上海GDP增速為9.7%,是上海17年來首次只有個位數的增長。“最壞的時刻”,更於2009年第一季度到來。當季GDP增長只有3.1%,在內地各省市中倒數第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