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解讀歐盟呼籲解除對華武器禁運背後玄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30 08:01:07  


2009年10月1日在國慶閱兵上展示的東風31A洲際導彈。(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中廣網消息:據報道,歐盟輪值主席國西班牙外交大臣米格爾.赫爾.莫拉蒂諾斯26號表示,該國考慮在其擔任歐盟輪值國主席期間解除歐盟對中國的武器禁運。英國和法國不約而同也在近期發出過相同的呼籲。那麼歐洲國家紛紛呼籲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的深層原因是什麼?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對中國會產生什麼影響?中廣網記者對話中廣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解讀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背後的玄機。

  梁永春觀點:呼籲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是歐盟各國自身的利益選擇使然。

  歐盟提出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是很自然的。歐洲國家和中國並沒有戰略性的利益衝突,長期以來,他們跟著美國對中國進行武器禁運,並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好處,相反,他們看到近年來中國軍隊建設發展這麼快,再搞武器禁運也沒有意義,反而會讓自己失去在中國可能出現的商業機會,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歐盟各國的出口額都下降的非常明顯,這種緊迫感就更加強烈。在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的問題上,法國、德國的態度最積極,英國以前搖擺不定,現在基本上也贊成,再加上意大利、西班牙,同意解禁的國家越來越多。之所以發生這種變化,歸根到底還是歐盟各國自己的利益選擇使然。

  歐盟對華武器禁運始於1989年。多年過去了,歐盟一些國家認為這種做法已經不合時宜,其中法國的反響最為強烈,認為這樣坐失了軍火出口的巨大商機。但美國以台灣安全為由,不願看到可能被西方軍火武裝起來的人民解放軍。它一方面向台灣輸出大量軍火,另一方面不斷向歐盟施壓,維持對中國大陸的武器禁運。2008年4月,歐洲議會投票決定,繼續維持對華武器禁運。

  短期內是否能夠真的解除歐盟對華武器禁運?

  梁永春觀點: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是大勢所趨,但是美國不點頭,短時間內仍無法解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