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強調,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強調要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更加突顯出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衝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衝擊。綜合判斷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見事早、行動快、積極應對,為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添推動力。
胡錦濤指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增強我國經濟抵禦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競爭中搶佔制高點、爭創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們只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才能實現我們黨對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胡錦濤強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全黨全國必須增強主動性、緊迫感、責任感,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加強規劃引導,突出戰略重點,明確主要任務,兼顧當前和長遠,處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體的關係,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胡錦濤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他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重點工作提出8點意見。第一,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按照優化需求結構、供給結構、要素投入結構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加快調整城鄉結構,加快推進城鎮化,加快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國土開發空間結構,既著眼於化解過去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又為經濟不斷邁上新台階、長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創造條件。第二,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適應需求結構變化趨勢,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三次產業在更高水準上協同發展,全面提升產業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第三,加快推進自主創新,緊緊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更加注重自主創新,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宏大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謀求經濟長遠發展主動權、形成長期競爭優勢,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第四,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構建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大幅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降低農業生產經營成本,大幅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提高農業現代化水準,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第五,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技術體系和生產體系,加快實施生態工程,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第六,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針對社會發展和民生領域的突出問題,大力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提高教育現代化水準,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發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會服務,更好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第七,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在重視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同時,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加快開拓文化市場。第八,加快推進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統籌好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加快調整出口貿易結構,加快調整進口貿易結構,加快提高利用外資品質和水準,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