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健壯:馬英九兩個自認的“好習慣”必須改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4 09:50:05  


  中評社台北2月4日電/中國時報前社長王健壯今天在該報撰文指出,馬英九有兩個習慣,也許他自認都是好習慣,但卻必須改掉。 

  第一個是他愛記筆記的習慣。每次祇要他主持會議,或者向別人“請教”時,馬英九都會拿出一本筆記本,邊聽邊記,前幾天連他去花蓮看婆婆媽媽級的馬迷時,都是如此。 

  他這個習慣究竟從何時開始養成,不得而知;但為什麼會如此?原因不外乎:其一,他為了表示對別人尊重;其二,他為了留下紀錄,就像有人每天要寫日記一樣;其三,他的記性不好,必須要用文字寫下來,否則“過耳即忘”。 

  當然,也有人說他記筆記是假的,祇要他聽到不喜歡的意見,就故意低頭在筆記本上亂寫幾個字,目的是轉移焦點;就像吳大猷當年到“立法院”備詢時,就常常在紙上塗鴉排遣無聊一樣。 

  但跟馬英九開過會,坐在他旁邊偷瞄過他筆記本的人都知道,他記筆記是真的,既非轉移焦點,也不是排遣無聊;但不管原因是什麼,問題是:這個習慣有必要保留嗎? 

  如果要表示對別人尊重,專心傾聽別人講話即可;要留下紀錄,請秘書代勞也一樣,或許還能記得更詳細,何需“御筆”親為? 

  更何況,當他向別人請教時,目的是傾聽,並不是紀錄;而且邊聽邊記,偶爾還要即時回應,耳腦手嘴一定不可能同時連線,其結果必然是顧此而失彼,反而讓傾聽與請教的效果大打折扣。 

  有人開玩笑說,馬英九在讀書時,一定是那種勤做也詳做筆記的好學生,筆記記得好,考試也考得好。但要當好學生也許可以如此,要當好“總統”卻不必依樣畫葫蘆;全世界有哪個好總統是靠記筆記治國或者治國有成的?即使是馬英九的role model蔣經國也不是這樣,有誰看過蔣經國找人到府內晤談,或者下鄉與民眾閒聊時,桌上或膝上還擺了一本筆記本這樣的畫面? 

  馬英九要改掉的第二個習慣,是他太愛記也太愛講數字。不論是採訪過他的記者,或者訪問過他的外賓,對他記數字的本領都印象深刻,有人甚至嘆為觀止。 

  比方說,當他跟人談到兩岸經貿時,他可以把兩岸這幾年的貿易數字,逐年逐項從千億數背到個位數;當他跟人談到莫拉克災變時,他也可以把某個地區有多少名義消,在某鄉某村總共救出了多少名災民,背得連尾數都不差。 

  他為什麼這麼愛也這麼會背數字?原因也不外乎:其一,他的記性好,過目不忘;其二,他愛向人炫耀他這項“特異功能”;其三,他相信數字管理。 

  但不管原因是哪一種,問題是:一個“國家”領導人有必要這麼“細節導向”嗎?一個能從兆位數背到個位數的“總統”,就代表他能掌握國政,或者治國有方嗎?答案不但是未必盡然,甚至是正好相反。 

  數字當然重要,沒有數字哪來科學管理?而且“魔鬼都藏在細節裡”,細節當然也不能忽略;但一個滿腦子也滿嘴都是數字的政府官員,尤其是“國家”領導人,可不可能因此而造成他祇看到數字,而看不到大圖像?或者因為太過重視數字,而輕忽了民眾感受與社會情緒這樣的結果?答案當然可能;馬政府執政一年多來,給人的感覺其實正是如此。 

  馬英九能記得那麼多數字,並非錯誤,錯在他滿腦子都是冷冰冰的數字,卻可能忽略了數字背後的問題;也錯在他見人就是滿嘴的數字,讓人覺不到他是一個有大圖像的領導人,反而會誤以為他祇不過是一個細節導向的技術官僚而已。 

  但馬英九能把他的筆記本丟掉嗎?能從此閉口不提或少提數字嗎?一個人自認的好習慣,卻可能是別人眼裡的壞習慣,他要不要改掉這兩個行之多年的習慣,就要看他平常是如何習慣反省自己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