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笑稱加入失業大軍 孟學農賦閑期間生活揭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4 10:16:09  


 
  “我們很坦然,很快樂”

  但隨後一首詩的發表,卻讓外界有理由相信,孟學農的內心也許並不像他家人講述的那樣平靜。

  2009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一條新聞,說鄭州市規劃局主管信訪工作的副局長逯軍,對前來詢問“經適房土地建別墅”問題的記者說出了一句流傳全國的“名言”: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

  據家人說,孟學農當時剛做完眼睛手術正躺在床上,聽著新聞,逯軍的話讓他情緒難平。

  他用一首詩來抒發自己的感受。因為眼睛的問題,他口述,妻子記錄整理。後來,他將這首名為《心在哪裡安放》的詩歌投給《中國青年報》,並最終發表在7月7日出版的《文化周刊》上。這對於久未刊登詩歌的《中國青年報》來說,算是個特例。而作為省部級官員在媒體上發表詩文以抒情言志,也極為罕見。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裡安放?總想總想把她遺忘——京畿西面的屏障、黃河、太行、汾水呂梁、五台雲岡……還有那3700萬老鄉!”

  顯然,告別已達9個月之久的山西,在孟的心裡,並未真正告別。

  “我多想多想,手拿把攥著命運的人們,事該幹,福該享,衝就衝,浪就浪,舞就舞,唱就唱,五千年文明史再不讓我們悲愴。”這句流傳甚廣的詩句,被認為是孟性情和心情的典型抒發。

  詩中四次“心在哪裡安放”的追問及五次“我多想多想”的傾訴讓人感受到更多言外情感。

  “他就是想說,作為黨的幹部,心裡應該裝著人民,他就是想抒發這麼一種情感,卻不知怎麼去釋放。”孟學農的妻子解釋。

  通過媒體來公開表露自己心願,在孟學農來說,這不是首次。2008年1月4日,《山西日報》頭版發表孟親自撰寫的長文《感知山西》,全文11000多字,是他入晉後4個月的調研成果。

  “他讓全省老百姓、幹部都知道這個規劃,就是想為老百姓做點什麼。”孟學農的妻子說道。

  這篇長文的開頭,他說:“我是懷著敬仰、急迫和壓力交織的心情,踏上這片土地的。”文章的結尾,他借鄭板橋的詩句抒發胸臆:“‘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以此自勉。”

  《山西日報》記者楊玨曾在手記中記錄了他跟隨孟學農到基層調研考察的見聞、感受:“……9月1日13時,省政府會務處電話通知,‘一小時後梅山會議廳前出發,跟隨孟省長調研。’去哪裡?多長時間?內容是什麼?這些問題會務處也不得而知。一行九人,兩輛吉普車,組成了這支有點‘寒酸’的調研隊伍。進入安澤境內,四周一片安靜,沒有前來迎接的當地領導,沒有簇擁的人群……安靜完全取代了喧囂。在縣城,省長隨意走在馬路上,與便利店、水果攤的主人攀談,與行人拉家常,了解當地人的生產生活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