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8日電/很多投資人不解,美國似乎安然度過了金融海嘯,為什麼歐洲卻還有二次金融海嘯的壓力?台“央行”最新發布的報告,剛好解釋了歐美的差異。歐元區的銀行貸款占GDP的比率達到百分之一百四十五,遠高於美國的百分之六十三;歐元區的企業和家庭,對於銀行融資的依賴程度也高於資本市場;歐洲央行必須提供更高比率的流動性,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再由銀行挹注經濟體系所需要的資金。
中廣新聞報導,台“央行”週六發布“全球金融危機專輯”,剛好碰上南歐債信危機升高,全球股市重挫;在央行的專輯當中,有一篇“英國和歐元區的穩定金融措施”,報告提到,歐元區各國金融體系主要是以銀行為基礎,銀行貸款占GDP的比率達到百分之一百四十五,是美國百分之六十三的兩倍多;歐元地區國家的企業和家庭倚賴銀行融資的程度,高於對資本市場的依賴;銀行貸款占企業融資來源,歐洲企業占了七成,是美國企業三成五的兩倍。
報告提到,歐洲央行因應這次金融危機,以提供銀行體系流動性為主,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再透過銀行對經濟體系挹注所需的資金。
另一方面,不只希臘、葡萄牙、西班牙,也有金融機構看衰英國的債信評等。“央行”的報告中也指出,英國的國際化程度比較深,英國銀行的資產負債配置也積極全球化,2007年,英國主要銀行的資產總額當中,國外資產占了四成二;負債總額中,非居住民眾的存款比重也高達五成五,當時隨著美國次房違約率上升及信貸危機擴散,英國主要金融機構也承受極大的壓力,尤其英國大型銀行的證券化業務比重較高,受到房地產市場下滑的衝擊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