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生報:人民“自己發聲”尋求ECFA共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8 09:43:45  


  中評社台北2月8日電/台灣新生報今天社論說,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已於上月底完成初次協商,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還主動拋出著手研究海基與海協兩會互設機構問題。展望新的一年,兩岸關係發展將不斷注入新的內涵,亦期人民“自己發揮”,各界朝向理性辯論,為落實兩岸和平共榮開創新猷。

  兩岸今年的發展重點之一,當是簽署ECFA。此外,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另指出的議題有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增加文化、教育、衛生、新聞交流等。就ECFA而言,一旦進入各自利益的實質談判時,可以預見有待磨合部份將引發更多的質疑或討論,各產業亦會各種意見紛紛出籠,實有待理性對話,以尋求出最大的共識,創造出共同的利益。

  當然,所謂“共同利益”亦指兩岸雙贏的利益、互利的利益。此前兩岸兩會進行四次“江陳會談”,能有豐碩成果,就在於不謀一方之利,而為兩岸人民造最大的利益。今年更須如此,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即曾表示,將繼續遵循胡錦濤“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基本精神,尤其要力爭逐步深化兩岸的政治互信,此與馬英九就職演說中的兩岸政策基本主張是頗為一致的。

  社論指,兩岸分治超過一甲子,擱置爭議誠乃追求雙贏、創造共同利益的前提,有關政治的、“主權”的或意識形態上的紛紛擾擾問題,都應暫時放棄爭鋒或抗辯。兩岸在政治之外的經濟商貿、文化教育等各個層面,實有廣大寬闊的發展空間。尤其,兩岸各自擁有的若干產業優勢,更是加強合作,提升產業競爭力的介面,所謂“合則利”,正可從這個部份著手用力,裨益區域性經濟復甦與經濟發展。

  迄今兩岸兩會互設機構仍是討論不多的新鮮議題,是否會出現在兩會的議題上,亦不得知。農曆年過後,兩岸旅遊機構將以派駐代表在京台兩地掛牌運作,但這是層次較低的互設機構。如果鄭立中所言係指設置“海基會北京辦事處”與“海協會台北辦事處”,且能避免政治上主權的爭議,那自是再好不過,那從“研究”走向實際行動,說不定即指日可待了。

  社論謂,在此毋須諱言,兩岸關係的向前推展最不樂見的是藍綠政客任意操弄議題,擅藉政治個人化或表演化博取媒體青睞,只為謀一己之私的政治資源,卻模糊民眾表達意見的焦點。其實,台灣已經兩次政黨輪替,民意表達亦日趨成熟,人民都有智慧免除政客操弄的魔咒,讓自己的聲音做直接的陳述,不必透過“第二手”來加油添醋,不致扭曲“原音”或掛上不必要的政治帽子。

  請容我們強調,民眾選出各級民意代表和官員,這是台灣有別於大陸的重要政治資產,但這些被人民選出來的人,他們的舞台主要應在民意機構或“政壇”,而不是在街頭或搶曝光。我們期許民眾自己發聲,自己加入辯論與對話,這也是政府各部門最應重視的真正民意所在。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