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春節邂逅情人節 中國年輕人面臨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4 10:18:39  


  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除了在法國留學的時間外,北京女孩夢源第一次沒有在家中過年,13日(農曆大年三十)下午開始,一場新穎的“單身集體過大年”活動吸引了和她同樣沒有情侶的200名男女。

  “我們曾經做過一項調查,春節不回家的人中80%是單身,今年大年初一又恰好是情人節,單身朋友們共度除夕之夜,更容易擦出緣分的火花。”此項活動的組織者張穎說。

  新華社報道,14日是農曆正月初一,正遇上了近年來頗受中國年輕人青睞的西方情人節,也使2010年成為許多年輕人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情人節春節”。和單身者不同,“選擇”成為眾多情侶繞不過的話題。

  “我們去年年底剛剛領了結婚證,不過還沒有舉行結婚儀式。”在杭州工作的李秋實說,他和女朋友一個家在嘉興,一個在溫州。按照家鄉風俗,沒有舉行婚禮就意味著他和女友還不是一家人,所以春節的時候他們還是要“各回各家”。

  而杭州本地論壇19樓的一位網友“可可西”卻計劃將時間精確劃分:“年三十晚上先各自陪家人吃團圓飯,晚上10點左右約上朋友和女友狂歡,到凌晨和女友一起登上位於西湖邊的北高峰看日出,年初一白天再各自回家陪家人拜年。”對自己的計劃,“可可西”十分得意。

  截至13日,搜狐網發起的有關春節和情人節的調查中,對“你打算今年(大年初一與‘2.14’)怎麼過?”的問題,59.46%的參與者選擇了“陪家人”,只有7.21%的人選擇了“陪男(女)朋友”。

  “除了2月14日情人節,我們還可以過七夕情人節,而且一年中,大部分的節日我們都在一起過,不必為了一個洋節如此為難,雙方都理解了,就不是問題。”山東濟南某通訊公司職工王暢春節前三天回到濰坊與家人團聚,儘管她和男友同在一個城市上班,但他們一年中卻難得有機會探望父母。

  北京大學教授、知名學者張頤武表示,實際上情人節對春節根本不會構成衝擊。中國傳統節日與國外的節日其實是兩條平行線,世界各國對節日的心態都越來越開放,而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不可取代的。

  一些學者也認為,人們在傳統節日遭受洋節衝擊的情況下,依然能對春節保持一種極高的認同感,一方面是由於春節幾千年來積澱形成的核心價值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亡,另一方面是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節日流傳至今卻在形式上不斷揚棄,充實了一些符合現代生活、為更多人所接受的東西,正在朝著一個文化內涵豐富但又富有開放、寬容、創意特點的傳統節日方向發展。

  不過,這對希望針對情人節推出各種促銷活動的商家來說,卻不啻為一個壞消息。

  “往年情人節時,杭州的商場會很注重浪漫氣氛的營造,今年情人節真讓人有點糾結。”杭州大廈購物中心總經理童民強表示,目前商場的促銷還是以拉動春節前的銷售為主,還沒有準備推出情人節活動的打算。

  北京團結湖天宇商場一位花店老闆則說:“今年情人節賣花量肯定會受影響,很多外地人回家過年,放棄情人節。”

  情人節與春節相遇在上世紀僅出現過三次。分別是1915年、1934年和1953年,下一次出現則要到2048年。

  “文化是多樣性的,外國人也在過春節,這是一種互補與相互認同的關係,”張頤武說,“我們在對中國傳統文化堅持的同時,也要兼容並蓄,吸收多元文化的營養。”

  年輕人也力圖在親情和愛情間找到一個平衡,楊甜子就準備在情人節當天和男朋友一起,分別拉上各自的爸媽,去電影院看新片《全城熱戀》,讓新的一年從甜蜜的愛情片開始。

  “這樣既照顧了雙方父母的情緒,又不忽略情人彼此間的感受。”楊甜子說。

  而對正在北京經營一家奢侈品公司的夢源來說,愛情與婚姻都是隨緣的。“如果有了男朋友後,再遇到情人節與春節撞車,還是要大家商量著解決。”她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