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倩綺 |
林倩綺:幾個國外的經驗與啟示
第一輪發言,我們對比較大面向的脈絡有一番討論,接下來就是討論的延伸,就我看到的一個面向來跟大家作一些分享。我舉幾個比較耳熟能詳的例子:
首先,最近常常聽到西班牙畢爾包的經驗:從一個比較沒落的工業城因為畢爾包博物館就轉化了整個城市的意象,然後開展了許多經濟及在地工作的機會。
其次,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在六七零年代整個工業的發達,到後來因為世只的經濟轉向,曾經沒落過一段時間,但政府在這段時間投注了許多文化建設,現在成為全世只在思考城市轉型或區域轉型時一個很重要的典範。
其三,法國在七八零年代也曾經歷過一番低潮期,後來在密特朗總統在位期間,也不管是否為法國的傳統,大膽地投注許多經費在文化建設上;我個人在十幾年前去過法國,最近又有一個機會到法國去作比較深度的調查,我發現:十幾年前,法國是我們所認知的傳統文化大國,但近幾年法國在文化建設上有更大膽的、對多元文化的認識跟開展──不僅從一些空間場館可以看出,也可以從它整個人力資源跟社會氛圍感受得出來。
我以上講的幾個例子,在整個政府政策口號上提出很多不同於以往的見解,就像我開門見山所提到的文化創意產業,其實也有好幾年的政策走向了。當然這幾年又進入了第二波,也就是去年馬“總統”上任之後又提出第二波更為具體的文化建設發展,那對應我剛才所講的幾個工業大城轉化成現代文化意象的區域跟城市,我想點出的是:其中的機會並不是不可能,端看我們怎麼樣去轉化它。或者說,我們想要的究竟為何。
過去國家作為一個生產體,不管在知識上的生產,或思想上的生產,一直到現在全世界轉化為一種以民主、人民某種程度的自主下,人民的聲音跟所要的,也成為國家跟人民對話很重要的元素。
所以在這期間,剛才聆聽到今天與會來賓所談,不管是從比較系統性的脈絡來看整個南部地區的發展,或者是從台灣的角度如何來教育人民,或是台灣投注的建設方面,以一個不同的觀點來看待,我覺得其實機會都蠻大的。但是公共平台有多大的容受力?所以這邊我還要提到,我們長期以來在硬體建設上其實大過於軟體。當然這幾年我們有自覺,但在概念上自覺的同時,就如同剛剛主持人講的,我們要甚麼?如何能夠具體提出我們所要的東西?如何達到我們所要的?感謝幾位剛才提出我們當前的現狀,我也非常感謝這幾年政府也關注到南部的一些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