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0年兩會體現中國變遷:順利經歷權力交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7 10:03:21  


 
事:在程序中回歸常識

  廟堂之上,議事為先。

  "兩會"之程序,步入新時代以來,並無多大變化。依舊是政協先開幕,接著人大開始。政協作報告、提提案之後,人大代表們依例開始對政府工作報告、人大報告、兩院報告進行審議,倘若不遇換屆,則每年近乎例行公事。但在程序之中,亦漸有變化。

  讓人大回歸最高權力本位

  "此例一開,委員長年年都作報告了,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主任也會照此辦理。這體現了對全體人大代表的尊重和負責的態度。"2000年3月9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李鵬在自己當天的日記中如此寫道。

  這是一個新的變化,新華社的報道說,"自1954年全國人大成立以來,常委會工作報告通常都是由副委員長作,期間還有幾次是以書面形式印發給代表的。"在《李鵬人大日記》出版後,《人民日報》專門撰文批露了這一變化的來龍去脈:李鵬同志擔任委員長後,認為常委會工作報告還是由他本人向代表來作更好。就在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恰有一些代表也提出,希望由委員長親自作常委會工作報告。經過考慮,李鵬同志親自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了常委會工作報告。

  換一個人作報告,看似變化很小,但卻意味著人大越來越回歸自己的本位--最高權力機關,人大常委會由向全國人大代表負責則顯示了國家權力機關的運行趨向於名實合一。

  公開表決票數,過程重於結果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最後一天。這天,代表將表決引人注目的憲法修正案及政府工作報告和"兩高"的工作報告等一系列決議。

  會議閉幕次日,一家報紙版面上的巨幅圖片明白無誤地告訴讀者,在對憲法修正案進行的無記名投票表決中,贊同票2863票,反對票和棄權票分別為10票、17票;對政府工作報告的表決結果則為2874票贊同,7票反對,15票棄權。這讓選民們真正切切的收到了這樣一個信息:代表們代表他們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贊成、反對和棄權。

  隨後,更多的表決結果被陸續披露:在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結束後,各部委一把手的票決結果亦被公布,在總共2946張選票中,原教育部長周濟獲384張反對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獲156張反對票,以及從國家發改委主任調升為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的馬凱的117票。

  雖然這樣的公開只是改革議事程序上的一小步,但敢於讓更多的民眾獲知國家權力機關的決策信息,反而贏得了更多的信任與讚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