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任仲平:中國有“經濟發展方式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1 09:12:37  


 
  (五)命運不關乎機會,而關乎對機會的把握和選擇。20世紀以來,中國曾有兩次決定現代化命運的重要轉型。

  60年前新中國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徹底掃清了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制度障礙,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社會制度轉型,這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第一次重大抉擇。

  30年前,我們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殺出一條血路”的決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恢弘巨幕,開始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使我們這個曾占據人類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後世界現代化進程一個多世紀後,趕上了現代化的最新浪潮。經濟體制轉軌,這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第二次重大抉擇。

  今天,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出發,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我們又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命題,並以國家整體發展方式的轉型,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歷史性變革。發展方式轉變,這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又一次重大抉擇。

  社會制度轉型,經濟體制轉軌,發展方式轉變。三次變革,處於不同歷史時期,源於不同歷史環境,反映了我們黨引領中國發展進步能力的不斷提高、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如果說第一次“政治制度”抉擇,打下了中國現代化的制度基礎,創造了新中國60年國強民富的輝煌成就;第二次“經濟體制”抉擇,激活了中國現代化的動力源泉,帶來了改革開放30年的飛速發展;那麼這次“發展方式”抉擇,將確定中國現代化的正確路徑,奠定未來中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發展經濟學理論認為,經濟發展方式並非僅僅涉及經濟增長,它同時涉及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消費行為、文化、人與人的關係等各個方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看起來是經濟領域的一場變革,實質上“關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在我們黨總體戰略布局中,“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加快推進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8個“加快”關涉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深刻體現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全局性戰略意義。

  (六)機遇稍縱即逝。

  轉變發展方式是現代化進入一定階段後各國普遍面臨的挑戰。成功應對這個挑戰,就能保持現代化的連續性,否則,發展代價會越來越大、空間會越來越小、道路會越來越艱難。   

  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黨中央就提出要從粗放經營為主逐步轉上集約經營為主的軌道。進入新世紀,黨中央進一步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思想,黨的十七大更明確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

  同時我們應當看到,多年來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雖有一定成效,但經濟發展總體上仍呈粗放狀態。“GDP崇拜”在一些地方仍驅之不散,重速度輕效益、重國際市場輕國內需求、重財富增長輕民生投入的現象還在一些領域存在。特別是當前,轉變的步伐更明顯落後於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與抓緊解決經濟運行中突出矛盾的要求不相適應,與有效應對國際經濟風險挑戰的要求不相適應,與實現科學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久推難轉”、“轉而不快”,充分反映了轉變的艱巨性。

  在片面追求增長速度的體制機制下,那些經濟總量大、增長速度快的地區,自然會受到某種激勵,儘管這些地區發展效益、質量並不顯著,甚至環境污染嚴重;

  在價格形成機制不能真正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代價的背景下,企業總是能夠輕易獲得廉價生產要素並賺取高額利潤,自然不會去想辦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在以發展速度和規模論成敗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下,一些地方表面上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擺得再高,也有可能還是緊盯速度,“好”讓位於“快”。

  沒有體制的突破,就難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每一個具體的轉變,都要面對深刻的利益調整,也可能會帶來新的矛盾問題,甚至暫時看不到明顯的成效。加快轉變,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關鍵在於扎扎實實地貫徹科學發展觀,出路在於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以改革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經歷化蛹成蝶的陣痛之後,我們將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舞台。

  (七)人類歷史上堪稱歷史時代的時期,是那些具有貫通的主題、出現巨大歷史變化的時期。1949年以後的中國無疑是這樣的時期,這60年,新中國全面鋪陳了現代化這一時代主題,並以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億萬中國人萬眾一心的激情演繹,將這個主題書寫成舉世矚目的國家傳奇。

  2010年初,一家外國媒體刊登的一篇文章這樣評述:“置身中國,我現在比任何時候更加確信,當歷史學家回顧21世紀頭十年的時候,他們會認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經濟大衰退,而是中國的綠色大躍進”。托馬斯.弗裡德曼,這個善於捕捉時代變化的觀察家,在中國現代化路程上看到了什麼?

  每一次重大的危機,往往帶來調整的機遇;每一次抓住機遇的變革,都會醞造影響深遠的變局。

  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我們一定能在深化改革中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新跨越。

  緊緊抓住機遇,承擔起歷史的使命,我們將在現代化的歷程中創造更加輝煌的中國時代。(全文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