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伊核問題:中國可更從容 防止美捆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3 00:11:50  


 
  實際上,事態未必會如此直線條地演變。就伊朗核問題本身的發展而言,迄今為止已經形成兩條軌道。一條是從制裁到軍事打擊的強硬路線,另一條就是外交談判。目前,儘管以色列越來越強調軍事打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美歐積極推動實施更加嚴厲的制裁,但是,政治和外交途徑仍有餘地,進行濃縮鈾交換的談判之門並未關閉,美方準備提出對伊朗提供醫療用同位素技術的建議還可能帶來新的談判機遇。從近期美國和伊朗等方面的政策走向看,伊核問題將沿著這兩條軌道交替發展。在這個複雜競爭博弈的過程中,各方戰略和政策都可能出現調整。

  基於這種判斷,中國的政策選擇應該可以多一些從容、少一些緊迫,多一些獨立、少一些捆綁。具體而言,就是應做適度的切割,努力防止美歐等目前將多重關係和多個問題進行捆綁聯動的局面,包括:中伊關係和中美關係過於緊密地聯動,對伊朗的整體政策與對伊核問題的具體政策過於緊密地聯動,以及對伊核問題的政策與對伊朗發展核武器的政策過於緊密地聯動。換句話說,中伊關係與中美關係並行不悖,中國應堅持推進與伊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關係,中伊關係發展得越好越有助於中國在該地區更加積極地發揮建設性作用。

  在核問題上,中國的政策選擇應該同時兼顧三個並行不悖的層面,一是一如既往地明確表達維護核不擴散體系和反對伊朗發展核武器的主張;二是明確表示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和行動,並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三是具體選擇應綜合考量伊朗因素、波斯灣和大中東的地區因素、大國因素,這些因素的組合與統籌水平將決定中國政策的實際效果,也將彰顯中國在新高度上的對外戰略的新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