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健壯:馬要給民眾一個新期待 否則死路一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4 16:43:21  


  中評社台北3月4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該報前社長王健壯的文章說,李明博剛動過白內障手術,視力重現光明,但更讓他高興的是,各項民調都顯示,他的支持率已出現U形翻轉趨勢。 

  文章說,兩年前入主青瓦台時,李明博的支持率約在四成三左右,但短短三個月內卻因美牛進口風暴,支持率劇跌到祇剩一成五左右。其後雖從谷底逐漸爬升到三成五左右,但去年五月盧武鉉跳崖自殺後,他的支持率又重跌到兩成五左右,許多人對他的前景都不看好。 

  但李明博卻靠著“李式三招”:政府大幅改組,穩健的經濟復甦政策,以及國際聲望的累積,在短短半年內,就讓支持率強力反彈到五成左右,他的經濟政策更得到近六成民眾的肯定。 

  總統的支持率通常都呈現L型曲線的變化,最高點是就任初期,然後逐漸下滑至某一點後,雖然仍有起伏,但變化已不會太大,像李明博那樣呈現U形曲線翻轉的例子,其實並不多見。 

  李明博面臨的黨內與國內外挑戰,仍多得不計其數,但他之所以能重占高點,韓國輿論的普遍看法是,他讓他的執政團隊重新尋回“能做精神”(can-do spirit);尤其是他去年底撤換青瓦台政策幕僚,並大幅改組內閣後,也讓民眾恢復對政府的信心;政府能做,人民有信心,也難怪韓國的經濟復甦表現受到全球矚目,李明博的聲望也止跌反彈。 

  相對於李明博的U形翻轉,比他晚三個月就任的馬英九,支持率卻像自由落體直線下滑,莫拉克災變時跌到祇剩一成六,目前也祇有兩成五左右,許多人擔心可能還未觸底。 

  馬英九的處境跟李明博很像,都遭逢全球經濟危機侵襲,都在美牛風暴中受傷,也都在地方補選時挫敗;但到目前為止的結果卻不一樣,韓國民眾已恢復對李明博的信心,但台灣民眾對馬英九不但已喪失了新鮮感,更嚴重的是幾乎也喪失了期待。 

  在民主政治中,民眾對國家領導人的期待其實很簡單,它可以是一句感動人心的宣示,一個讓多數人受益的政策,或者一項讓人耳目一新的人事異動,但這麼簡單的三件事,馬英九卻一件也沒做好。 

  以人事為例,李明博在面對執政危機時,第一個開刀的對象就是青瓦台,他清楚瞭解,總統身邊的人馬不換,內閣再怎麼改組也無濟於事;當初跟他同進青瓦台的幕僚,雖然都是他的親信,但為了改變治國風格,卻非換不可。 

  第二個整頓的對象才是內閣,李明博的政治理念屬於保守派,但他卻大膽起用自由派的鄭雲燦組閣,他的動機也很簡單:他原來的執政團隊跟他同質性太高,鄭雲燦的異質性,對他不僅有象徵意義,也有實質的功能;鄭內閣運作至今,也確實幫他度過了許多危機。 

  但反觀馬英九的執政團隊,近兩年來府院人事雖有調整,但都是被動調整、小幅調整,而且調整後並不比調整前更好,就像整型一樣,如果整型後變得更醜,想當然一定是庸醫操刀所致。 

  舉例說,馬英九身邊最缺的就是政治與政策幕僚,連祕書長也不過祇是個府內大總管而已。而且他的幕僚個個都是“潛水”高手,潛身大內不涉民間,即使府外民怨已沸騰,但府內深深深幾許,潛在水底的人卻渾然無感;“總統府”不僅位於特區內,更像是身處租界中,跟府外好像是兩個世界。 

  再舉“內閣”為例,執政初期,“內閣”中盡是老成謀國之人,也許是不得不然,但執政已近兩年,那些老成但卻已證明並無謀國之能的人,如果還留而不去,政府的“能做精神”可以想見將日益減弱。韓國的“李鄭體制”已開始擘畫後金融危機的治國路徑圖,“馬吳體制”如果還不改執政初期的老班子,並大膽引進新血,尤其是財經新血,其結果可想而知。 

  一個已經讓民眾喪失期待的“國家”領導人,他的聲望很難出現U形翻轉的奇蹟,馬英九與其羨慕李明博,不如先學學他U形翻轉的第一招:大膽引進異質性的新血,大幅改組政府,給民眾一個新的期待;有期待,就仍有機會,連期待都喪失了,祇有死路一條。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