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空降的從來沒贏過”是個偽命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5 08:23:44  


  中評社台北3月5日電/敗選後,國民黨內部傳出了一些奇怪的論調。藍軍北縣“立委”以“空降人選從來沒贏過”為由,唱衰朱立倫參選新北市,其實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假命題。這和國民黨中央屢遭地方派系挾持,卻誇口要“堅持改革”一樣,都說明了藍軍為何一再摔在派系這塊大絆腳石上。

  聯合報社論指出,藍軍“立委”羅列近五次台北縣長選舉名單,指藍營提名的李錫錕、蔡勝邦、謝深山、王建煊等人,接連敗給尤清和蘇貞昌,直到當地出身的周錫瑋才贏了綠營的羅文嘉,足證“空降的”都不會贏。這個說法最大的謬誤,是把藍軍的敗北全部簡化為人選“空降”,卻忘了尤清和蘇貞昌一樣是飛象過河的外地人。如此昧於事實的論調,若只是因為地方人士“輸怕了”,倒還可以理解;但若只是藉題發揮扯同志的後腿,那就太可悲了。

  問題是,這麼一個錯謬的敘述,居然也能在政壇大肆發酵,大家煞有介事地討論,許多不明就裡者還信以為真。可見,藍營內部目前除“失敗論”氣氛瀰漫,還充斥本位主義的自私心理,更缺乏一股“贏的意志”。這類似是而非的論調,錯認問題,找錯答案,才是國民黨最大的敵人。

  以這次補選為例,藍軍的挫敗除了“中央”施政績效不彰外,就操作面而言,與其歸咎於空降,不如說是人選實力太弱,再加上派系掣肘之故。陳學聖空降桃園,若是地方能齊心,怎會以兩千多票落選?嘉義的林德瑞敗選後,感嘆自己僅四十七天的“從政資歷”,如何打得過經營卅三年的陳明文?林德瑞確實敗在資歷及經營不足,連馬英九輔選都叫錯他名字,就算是當地出身,但一個政治生手如何險中求勝?相對的,蕭美琴在花蓮也是空降,但她的知名度高、問政資歷出色,相形之下,就對對手構成了重大威脅。

  由此可見,候選人是否空降,並非影響勝敗的決定性因素,關鍵在提名人選是否抓得住地方人心。以胡志強為例,過去也從未有地方政治的經驗,當年卻能一舉為藍軍奪回台中市,這不是奇兵空降之功嗎?包括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謝長廷直取高雄,也都是跨區空降,在個人條件突出與特定政治氣氛配合下,突破了地域藩籬,創造了時勢。

  在一黨獨大的年代,國民黨與地方派系建立了奇特的“共生”關係,歷經數十年的生態變化,雙方也到了必須重新調整、清理的時候了。事實上,地方政治勢力的形成,因各地人文及經濟條件的不同,各有其特殊性,誠然不可一概以負面眼光視之。但是,隨著民主的演進和社會的開放,許多利益壟斷、結幫營派、違法徇私的傳統操作必須改變或終止,這恐怕是時代所趨,不得不然。對於因不斷招降納叛與地方勢力勾結的民進黨而言,此一同樣的道理也是再清楚不過的。

  對國民黨而言,這並不表示非要以決絕手段斬斷派系,而可用恩威並濟的手段,對派系施加壓力,促使他們尊重民主與法治的遊戲規則。對於妄自尊大的騷亂紀律者,則應立即給予當頭棒喝,而不應像對待新竹縣鄭永金家族那樣罰賞反覆、毫無原則,弄到黨紀與民心雙輸。事實上,從近幾次選舉看,兩黨政治的形勢已然相當明顯,非屬正藍或正綠的候選人幾無發展空間。這對於妄想挾個人勢力威脅黨中央的地方政治人物,不啻是一項清楚的警告:作為現代政黨的一員,就得接受現代政治的規範,如此政黨才能對社會負責。

  以這次縣市議長改選為例,藍軍掌控的議會雖減少四席,但縣市議長若只是利用議會來圖利或壯大自己,那麼藍軍議長席次掉落、羽翼變弱,對國民黨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如此一來,地方派系有了其他不同勢力的制衡,黨中央改革地方生態的阻力也可能變小。從大處看,這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國民黨口口聲聲改革,但實際行動卻往往是充滿妥協、進退失據,導致地方派系心存儌倖,藉機向“中央”勒索。空降的都不會贏嗎?年底蘇貞昌若“空降”台北市,朱立倫若“空降”新北市,難道會只因“空降”與否見勝負?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