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利益原則與價值原則應脫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6 00:07:40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東方早報刊載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可金的文章說,兩位華府高官此行充其量不過是充當‘信使’或者‘打前站’,中美關係要想真正回暖還要看今後是否會有更有分量的人物出場,或者是否會有更具信服力的總統評論付諸輿論。

  相比此前風波不止的中美關係摩擦,斯坦伯格和貝德的訪華一時間被輿論炒作為“幫中國消消氣”,標誌著“中美關係修復”。事實上,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的幻想。就在斯坦伯格臨行前,美國商務部2日仍然宣布初裁決定,擬對從中國進口的銅版紙、磷酸鹽等產品徵收反補貼關稅。人們不禁要問,如果兩位此行的目的是來“消氣滅火”,美方何以還有如此“煽風點火”的行為呢?

  熟悉美國外交決策過程的人都清楚,兩位華府高官其實在美國決策體系中只不過是敲邊鼓的幕僚。對於身份極其講究的外交行動來說,即便兩位以總統心腹的形象大拍胸脯,都不免讓人覺得不大靠譜,更何況從其猶如背誦腹稿式的表述、悉心聆聽的表情以及毫不接受任何採訪與評論的舉動,更加令人覺得美方對此前主動挑起中美關係摩擦的舉動根本沒有多少悔意,兩位此行也並非是來向中國國內反彈的反美民意“道歉”的。因此,兩位華府高官此行充其量不過是充當“信使”或者“打前站”,中美關係要想真正回暖還要看今後是否會有更有分量的人物出場,或者是否會有更具信服力的總統評論付諸輿論。

  事實上,問題的核心是,美國在外交上如何尊重中國。姑且不論中美關係摩擦的情理誰是誰非,單從外交服務國家利益角度來說,如果美方真的在有的事情上有求於中國,比如像外界所猜測的那樣在核安全峰會、六方會談、伊朗問題、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希望中國協助,美方就應該拿出應有的誠意和尊重,要麼通過總統表態大大方方地向外界表達,要麼派遣國務卿或者總統特使攜帶正式的信函表達,如此才能顯示出一個世界大國應有的外交風範,也體現出“朋友是朋友、鋼刀是鋼刀”的外交風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