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官員:中國維護國際海域權益基礎能力不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1 15:50:43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新華網消息:“中國大洋事業發展任重道遠,維護國際海域權益的基礎能力明顯不足。”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11日表示。 

  孫志輝說,目前,中國已具備全面走向大洋的工作基礎和能力,但面對圍繞國際海域戰略空間、資源分享和科學技術愈演愈烈的競爭態勢,仍然存在不足。 

  當前國際海域競爭形勢嚴峻,突出表現在:第一,個別國家過度擴展外大陸架,人類共同繼承財產面臨被壓縮;第二,國際海底礦產資源勘探新規章即將出台,以富鈷結殼和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為主的新一輪礦區申請登記在即;第三,大型公海生物保護區、海上識別區制度等的建立,加大了公海自由的限制;第四,國際法律制度的制定受到高度關注,依法爭奪國際海域話語權呈加強之勢;第五,深海科技決定走向深海大洋的深度和廣度,深海科技研究活躍,深海技術成為大國投巨資爭占的制高點。 

  “中國在國際海域具有廣泛的戰略需求,迫切需要加強國際海域資源調查和研究工作。”孫志輝分析說,中國是依賴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經濟大國,保障海洋安全利益的需求日益緊迫,大洋環境信息成為重要戰略信息資源;中國已進入以重工業快速發展為特征的工業化中期階段,戰略資源進口依存度不斷增大;大洋科學和深海地球科學研究在揭示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和人類生命活動現象等重大問題上正孕育著新的理論突破;充分利用和享受公海自由權益,迫切要求擴大和深化大洋調查,提高中國對深海大洋的科學認知水平;國際海域活動以其空間的廣闊性和時間的長期性向人類展示了一個全新的高新技術發展與應用領域,深海高技術裝備正在支撐培育與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並日益成為海洋強國的標誌。 

  孫志輝建議,應當立足於全球戰略、發展戰略、強國戰略,全面提升中國參與國際海域事務的綜合能力,不斷拓展戰略利益和戰略空間,推進大洋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具體而言,要立足國際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通過持續開展深海勘查,謀劃全球大洋戰略,構建進軍三大洋的戰略布局,實現增加國家戰略資源儲備、拓展戰略活動空間、推動深海科技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和確立國際海域事務強國地位的戰略目標。”他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