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缺乏願景 何以支持兩岸和解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1 00:16:13  


紀欣:馬政府依然堅持“只易不難”、“只經不政”,兩岸關係如何進一步深化?
  中評社台北3月21日電(作者 紀欣)馬政府民調在國民黨連續五次敗選後再度盪到新低,政論家南方朔等人又大陣仗批馬,令人不免擔心,兩岸和解合作政策,以及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的簽署,是否將因馬政府跛腳而受到影響。所幸馬英九近來馬不停蹄地下鄉,直接以庶民語言向農民解釋ECFA,又緊鑼密鼓地與社會各界,特別是藍營支持者座談,解釋其政策方向,獲得一定回響與肯定。而ECFA的洽簽,繼胡錦濤除夕在福建對台商說,“會充分考慮台灣同胞,特別是台灣農民弟兄的利益,要把這件好事辦好”,溫家寶之後提出“讓利說”後,馬英九也表態希望能在今年五、六月簽訂。 

  馬英九顯然希望把ECFA作為他執政兩年的政績,更希望能在五都選舉政黨提名之際完成簽署,以免ECFA成為選戰議題。但坦白講,無論ECFA何時簽,都難以避免成為年底的選戰爭議,無論大陸“讓利”到什麼程度,總有人出來叫罵ECFA“賣台”。之所以如此,縱可怪罪於台灣有一個“逢中必反”,為反對而反對的在野黨,但馬政府這兩年的所言所行,恐怕也脫不了干係。
 
  馬英九一再聲稱,他不是“傾中”,而是“愛台灣”。“陸委會”官員也抱怨兩岸政策遭到曲解,從台灣每年對大陸出超二兆五千多億新台幣,ECFA對台灣的利益高於對方可知,政府的兩岸政策都是“傾台”,而非“傾中”。其實,馬英九比任何人都了解,“憲法”一中”與“九二共識”都標示著“兩岸同屬一中”,又豈可把“傾中”與“愛台灣”說成對立面?兩岸經貿合作本該互惠互利,共創雙贏,馬政府過去兩年卻總是抱著“少開放、多得利”的心態,甚至還以綠營的反彈,作為向大陸討價要價的籌碼,長久下來,又怎能怪民眾“得了好處還賣乖”、“得寸進尺”,輿論只在乎“北京讓利夠不夠”?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