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信報:歐元危機是人民幣國際化最佳教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2 15:42:10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香港信報11日的社評說,希臘危機暫告一段落,早前被金融界炒作認為希臘之後還會有其他歐盟國家爆發債務危機之說,也逐漸淡出市場,一場大風暴的威脅相信已經結束;但是,因希臘危機而暴露的歐羅和歐盟的缺陷,卻令歐洲以至全球驚覺問題原來非常嚴重。

  歐羅的漏洞,是缺乏應對成員國違約風險的工具;事實上,歐盟把貨幣政策統一之後,卻沒有把成員國的財政政策也一併統一(現實上也根本沒有可能),結果部分成員國財赤連年超標(超過GDP百分之三),只好舉債維持國家財政營運,種下了當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有鑑於此,歐盟在本周一宣布計劃成立一家類近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組織,當成員國出問題時可以向它提供資金解困,避免重蹈希臘覆轍,出事之後一段長時間都得不到歐盟成員伸出援手。歐洲的銀行界都認為,歐洲IMF可以向投資者提供新債券以交換違約債券,從而減輕歐羅區成員國違約時所導致的市場混亂。

  IMF成立目的,就是扮演最後借貸人角色,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多個亞洲國家接受IMF援助應付債務危機,另一方面則聽從其指導,重整公共財政、控制政府開支,強制執行嚴謹的財政紀律。希臘出事之初,IMF也表示願意救援,但為希臘和歐盟所拒,表面上它們辯稱歐洲可自行解決自己的問題,但骨子裡是怕IMF插手,可能會削弱了歐盟的自主性,因為屆時希臘政府必須聽命IMF重整債務,歐盟難再置喙。拒絕了IMF之後,歐盟又沒有一個強而有力而又擁有足夠資金可以站出來“救市”的組織,根本無法進行任何拯救行動。自希臘問題惡化以來,歐洲強國如德國一直拒絕出錢拯救,因為國民不願用自己的錢去救其他國家。

  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前主席德洛克(Jacques Delors)在八十年代力促建立歐洲單一市場,他曾經表示,歐洲的目標不僅是創建單一市場,還要建立一個政治聯盟;但是,單一市場涉及一套在歐洲通行的法律,意味着各成員國都要讓出部分主權。到了歐羅面世,標誌着歐洲一體化向前邁進一大步,而歐羅誕生是基於各成員國的強烈政治意願,縱使有明顯漏洞各國也願意接受,但沒有統一的財政和金融政策執行機構,令歐羅始終無法成為足以跟美元平起平坐的國際儲備貨幣。

  中國的情況不同,中國有自己的財政和金融政策,當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之後,它並不會像歐羅一樣面對內部不協調而造成的風險,相反隨着亞洲國家逐漸接受以人民幣為交易貨幣,人民幣的地位就如美元一樣,將同時成為亞洲區內的儲備貨幣,屆時對美元將會構成威脅。內地昨天公布今年二月外貿數字,進出口總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四成五,其中與東盟的雙邊貿易增幅特別明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今年開始啟動),一至二月雙邊貿易增長達六成六,金融界認為,中國的強勁出口增長將會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上周六的記者會上承認,美元兌人民幣重新固定在六點八二至六點八三的水平是“非常規”政策,言下之意,人民幣長遠仍會重返○八年中之前逐步升值的軌道。本周一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市場)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最低見六點六二○○,表示人民幣兌美元一年後的升值幅度達百分之三點一二。

  為了配合貿易量和人民幣跨境結算數目不斷膨脹,人民幣離岸中心之設是大勢所趨,亞洲區內使用人民幣的情況將愈來愈普遍,人民幣將儼然如歐羅一樣成為亞洲區內的“亞元”,屆時,任何區內國家出現經濟不穩,都會要求中國伸出援手;有希臘危機的教訓在前,中國也許是時候在亞洲區內主催成立一家亞洲IMF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