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人民幣匯率 可以是政客籌碼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8 09:03:22  


3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美國國會參議員查爾斯·舒默、薩姆· 布朗巴克、林賽·格雷厄姆、戴比·施塔貝諾和謝羅德·布朗(從左至右)就人民幣匯率舉行記者會。新華社
  中評社台北3月18日電/逾百名美國國會議員日昨呼籲奧巴馬政府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些議員的理由是,由於人民幣匯率的低估,從而導致了中美貿易關係的不平衡,導致全球經濟的失衡;由於人民幣匯率的低估,以致中國通貨膨脹加劇和外匯儲備積累快速增長,從而使得中國的匯率失調及威脅到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旺報社評指出,人民幣匯率問題經常會成為歐美政客的籌碼,並非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選舉問題。因為,如果把人民幣的經濟問題轉化為政治問題,既可讓其找到指責中國的理由,也可為國內經濟面臨的困境轉移視線。 

  2008年下半年美國金融海嘯爆發之後,整個經濟出現了全面衰退、社會財富全面的縮水,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也跌落到歷史以來的低點。為了減輕民眾對政府的政治壓力,美國的一些政客往往會找一些推卸這種責任的理由。 

  最為明顯就是以學術研究的角度主張這次金融危機的根源是全球經濟失衡的結果,而全球經濟的失衡又在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及中國進出口貿易順差過大,從而使得亞洲國家大量的便宜資金進入歐美市場。這樣不僅讓這些國家的人民過度消費,也是金融市場高槓桿率的根源,是美國金融市場資產泡沫的根源。 

  但是,實際上這是顛倒因果關係。因為,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這個大背景下,如果不是這種國際上貿易的大分工,也就不會有前一輪世界經濟的繁榮,更沒有美國經濟幾十年的繁榮。在這種全球經濟大繁榮中,美國是最大贏家。它讓全世界最好的資源低成本地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讓美國人民分享到經濟全球化最大成果。 

  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的源頭是美國政府對投資人提供“免費保險”。美聯儲為了短期的經濟繁榮,一直在採取無限信用擴張的方式濫發貨幣,以隱性鼓勵的方式鼓勵投資者進入高風險投資。這種投資有風險時可以讓政府來承擔,但如果有收益則歸自己。政府對這些高風險的行為進行隱性擔保,一定會導致投資者過度使用金融市場及金融工具,並通過金融槓桿過度使用來推高資金價格,來讓個人謀取暴利。最後泡沫破滅時,其責任則由納稅人或全球人來承擔。 

  看看近幾十年來華爾街金融高管的所作所為、暴利與貪婪,就知道美國金融危機完全是美國政府縱容的結果,豈能轉移到人民幣匯率問題來呢? 

  倘若,人民幣匯率真的對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有很大影響,那麼讓人民幣快速升值來減少中國對美國出口,是不是可以減輕美國人民就業壓力?這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中國出口給美國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及許多資源廉價使用的產品,而這些產品都是美國大眾的日常消費品。如果中國減少對美國出口產品,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也不可能把企業搬回到美國本土上(因為美國這些要素價格過高),這些產品的生產只能移到中國大陸之外其他國家而不是美國。這樣不僅增加生產這些產品的成本及美國人購買這些產品負擔,對美國的就業也沒有多少幫助。 

  總之,人民幣匯率是一個經濟問題,不要政治化。如果要把人民幣匯率政治化,就不是一方壓制另一方的問題,而得通過政治談判來解決,就看雙方的政治交易如何?相信中國政府能夠在有理有據的基礎上來保護國家利益,而不會為美國政客的壓力所屈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