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軍專家稱中國海軍終將劃界東亞 自管後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8 12:06:52  


 
  在南北戰爭之後,美國建立起了工業力量,其外交利益也隨之擴大,但其仍然極度缺乏海上力量。在智利太平洋戰爭(1879-1883)期間,智利領導人對美國為智利、玻利維亞、秘魯調停的舉動嗤之以鼻。

  據美國史學家沃特.麥道戈爾稱,智利領導人“告誡美國人管好自己的事情,或小心他們的太平洋中隊別葬身海底。”聖地亞哥擁有一支可以兌現其威脅的艦隊。

  對於西奧多.羅斯福這個海軍愛好者而言,比拉美國家海上實力還遜的現狀自然無法令他感到滿意。1883年,在智利事件與國家對強大海上力量的呼聲的催動下,美國國會授權建造了美國歷史上首批現代蒸汽軍艦。

  文章稱,雖然中國的鄰國極少敢像智利奚落美國那樣奚落中國,但東亞仍存在類似的情況。在美國海軍的支持下,日本海上自衛隊半個世紀以來一直都穩居亞太地區海軍力量首位。這一點激怒了北京政府。現在,固化近海主權要求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當務之急。中國有可能會劃定未來東亞海上力量平衡的界線,向美國傳達中國有實力與政治意願管理自家後院的訊息。

  如果政治意願有助於增強國家實力,那麼國家實力反過來也能助長國家野心。隨著美國的日漸強大,它可能不再需要像英國這樣的盟友來保護其海上環境。事實上,早在1895年,格羅弗.克利夫蘭政府就不請自來插手英國和委內瑞拉之間的領土爭端——當時,委內瑞拉與英屬烏拉圭 之間一塊資源豐富的領土引發了英委之間的領土糾紛。

  雖然爭奪結果與華盛頓的利益並無關係,但它還是進行了干涉,只是為了說明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在這一點上,時任美國國務卿的理查德. 奧爾尼是想告訴英國首相兼外交大臣索爾茲伯裡勛爵(Lord Salisbury),在整個西半球,美國的“命令就是法律”。經過幾番外交信函交流之後,倫敦最終還是屈從於美國的立場。

  英國出現外來威脅是美國這樣做的主要原因。當時,德意志帝國的戰艦已瞄准了不列顛群島,英國已無暇在美洲與美國海軍競爭。在看到沒有嘗試的必要之後,英國領導人撤回了皇家海軍中的美洲艦隊,以換取美國監管英國在美洲地區利益的許諾。英國戰艦被調回英國,應對德意志帝國的戰艦。對於台灣與日本等美國盟友而言,類似情景的發生絕對是個壞消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