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有利亞太和平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9 09:40:40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中廣網消息:3月17日上午,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主張兩岸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他說,這方面的工作應該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從容易做的先做起。那麼,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在怎樣的一個背景下提出的,“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又包含了哪些內容,建立這個機制又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中央台軍事觀察員呂錫成認為宣示認同一個中國原則、軍事演習預先告知、建立非軍事區等都是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重要內容;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有助於化解外部勢力對台海問題的干涉。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重點在政治互信

  記者:近兩年,海峽兩岸不斷有人呼籲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提出的背景、著力點是怎樣的?

  呂錫成:早在2008年年底,胡錦濤主席就曾經提出了“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問題。而胡主席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有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也就是,自從2008年5月國民黨上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迅速緩和,兩岸恢復了制度性協商,並在短期內達成了多項協議。兩岸形勢發生這些令人可喜的變化之後,這兩年,就不斷地有兩岸的高層領導、專家學者、軍方人士呼籲,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在2008年12月也曾發表文章建議,為了奠定兩岸和平的穩固基礎,兩岸應發展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

  我們都知道,軍事互信機制主要指的是在軍事領域建立一些措施,增加軍事活動的透明度與可預測性,從而降低敵意與衝突的可能性。但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一點,海峽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針對海峽兩岸的特殊情況所做出的特殊安排,不同於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建立的軍事互信機制。

  一般的軍事互信機制目的是為了維護雙方各自的主權獨立與國家安全;而兩岸建立的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前提則是一個中國原則,目的是為了兩岸雙方共同維護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防範和打擊“台獨”分裂活動,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另外,一般的軍事互信機制是從純軍事的角度出發,而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不可能就軍事論軍事。其重點還在政治互信方面,海峽兩岸只有政治互信才能實現軍事安全互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