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院士:中國僅294架應急救援直升機 缺口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2 12:30:39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瞭望》新聞周刊發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與運載工程學學部常委馮培德的文章稱,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多、損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除自然災害外,我國的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亦時有發生。這些時間和地域上離散分布的災難給應急救援帶來了很大困難,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重大制約因素。

  航空應急救援在處置各種突發事件過程中,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是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最有效的應急救援手段。

  大力發展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有利於提高我國總體應急救援水平,同時可加快航空產業發展,改善經濟結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直升機是航空應急救援的核心裝備。直升機應用於應急救援,能快速到達水、陸路不可通達的作業現場,實施搜索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項工作。在“5.12”汶川地震搶險救災中,是直升機將中央領導同志和救護人員送入災區;是直升機將藥品、食品送入災區;是直升機從災區運出傷員;將超過13噸的重型設備運上唐家山堰塞湖的還是直升機。

  目前,我國用於應急救援的直升機數量缺口大,結構問題突出。據統計,到2008年底,全國只有294架軍民用直升機可用於應急救援,平均每10萬平方公里約為3架,是主要西方國家平均水平的1/25。

  在研究、規劃和部署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過程中,應當選擇以國產直升機為核心裝備。

  直升機產業是涉及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經過50餘年的發展,我國直升機產業已經走上了自行研製、自主保障的發展道路。目前,我國已經擁有多種型號的大型、中型和輕型直升機產品,基本形成了從1噸到13噸系列化產品的格局,並加速研製新一代民用直升機。我國直升機行業在機載救援裝備、探測系統的研製方面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在直升機售後服務、維修等工作上也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完全可以滿足應急救援的需要。

  此外,我國航空工業還在直升機運營方面有成功的實踐,在救災救援、消防滅火等實戰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