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論辯ECFA 朝野都不容怯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4 14:37:06  


  中評社台北3月24日電/去年此時,馬英九特別要求政府團隊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溝通,首份政府說帖出爐。一年過去了,ECFA到底是什麼?多數民眾還是一頭霧水,有聽沒有懂。根據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所做的最新民調,在知道兩岸要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七成多民眾中,只有三成三自認了解其內容,照馬政府的既定時程,二個多月後,這項多數人尚不明所以、卻已造成藍綠嚴重對立的協議就要簽定。然而,朝野對政策辯論卻你閃我躲,將政策做為政治或選戰工具,既無益於台灣發展,遑論凝聚民眾共識。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兩岸開放廿多年,民間交流如江海難擋,政治從敵對到和解,經濟從隔絕到相互依存,偏偏兩岸對峙一甲子造成特殊的歷史情境,並形塑台灣內部統獨難容的奇特氛圍,這個氛圍隨著政治開放卻愈見緊繃。如果統、獨論調僅止是選舉或政治語言,問題還沒這麼大,但是當統獨思考可能左右所有的兩岸政策時,朝野政治領袖必須意識到:他們的唯統獨論的政治立場,已經替台灣套上一個難解的困境。 

  旺旺中時最新民調透露數據,正完全反映上述困境。搭配另一項由天下遠見所做的民調,高達七成三的民眾認知台灣若未與附近國家簽署經貿協定,將嚴重影響台灣未來經濟發展,但還是有三成六民眾不支持兩岸簽定ECFA,但是若對台灣整體利益有好處,就有過半五成一的民眾支持應該簽定,而支持者北多於南,反對者則是南多於北,呈現出區域的差異性。 

  難道民眾不知道ECFA就是經濟協定嗎?難道民眾不知道在台灣困難的國際處境下,兩岸若不簽署此一架構協議,台灣和周邊國家的經貿協議很難進一步簽定嗎?難道民眾不知道東協自由貿易區自今年起已經啟動,台灣如果再慢一步,就將落入難以逆轉的邊緣化處境嗎? 

  無可諱言,兩岸簽署ECFA,有產業得利,也有產業難免受到衝擊,政府、乃至全民都要面對趨利避凶的政策抉擇,誰來告訴我們,利到底在哪?弊到底有多大?在利與弊之外,還有什麼配套方案與措施?當政府反覆溝通,頻頻推出新說帖的同時,曾經執政八年的在野政黨,除了“賣台”兩個字,也講不出反對的具體理由,從大陸勞工到仍在限制之列的大陸農產品,馬政府公開宣示多次,絕不開放,民進黨人照樣以此做為批評與反對的理由,甚至不肯用心做一點功課,在四月即將公布的早期收穫清單中,為產業力爭更多籌碼。 

  至於其他弱勢產業,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扁政府時期,大陸毛巾傾銷,時任“立委”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帶頭衝撞,硬是逼到“經濟部”援引WTO國際規範,進行仲裁,而台灣的毛巾業者也全力轉型,現在成為高品質毛巾的代表。有比民進黨政府更保護台灣產業的“陸委會”把關,“賣台”兩個字無論如何套不上馬政府的頭上,民進黨還要反對,那就辯論吧,把事理一次說清楚,不要用簡單化的紅帽子策略,將台灣發展逼到死角。 

  “行政院長”吳敦義點頭應允朝野辯論,根據民調顯示,民眾最期待民進黨出馬辯論者就是黨主席蔡英文。蔡英文從李登輝執政時期就是“國安”幕僚,扁政府八年又歷任“陸委會主委”與“行政院副院長”,思路清晰,口才便給,又熟悉兩岸政策的來龍去脈,確實是最適合的辯論人選,遺憾的是,蔡英文對辯論始終閃躲。去年底馬英九接受訪問時即直接表明,願意與蔡辯論,辯論ECFA也可以;蔡主席的反應卻是,內涵都搞不清楚的東西怎麼辯論?如今,面對強烈要求辯論的民調,蔡英文的幕僚又拋出,蔡辯論的對象是馬,至於吳敦義要辯論,派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柯建銘出馬即可,柯建銘在民進黨內資歷豐富,毋庸置疑,但柯建銘不擅於論述,卻也眾所皆知,民進黨此舉已經不只是怯戰,而是搗蛋了。 

  兩岸政策是台灣不能迴避的重要課題,今日不解決,明日還是要面對,政策辯論,而非口水謾罵,只是民眾對朝野政黨最低限度的要求,朝野兩黨藍綠領袖,都必須嚴肅看待,不能只視為選戰策略操作,因為這攸關台灣的發展、台灣的未來、甚至台灣的生存。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