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清代官窑瓷器對世界影響不如“外銷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7 00:35:04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對於“中國陶瓷影響了世界”的說法,可能不會有任何人提出疑問。西方歷史上,對中國瓷器評價極高。在西方,中國瓷器一度價抵黃金,被歐洲皇室貴族視若拱璧、競相收藏。

  可是,如果我們進一步提出,這些聞名世界的中國瓷器,究竟是官窑瓷還是外銷瓷,恐怕就不是每個人都能準確回答了。

  官窑瓷器不會大量出口

  中國古陶瓷專家胡雁溪告訴《世界新聞報.鑒賞中國》周刊記者,認為西方歷史上對中國瓷器的崇高評價僅是針對官窑的,實在是“一個歷史的誤會,更是中國古陶瓷收藏領域的一個嚴重的誤解”。

  事實上,1860年之前,歐洲皇室、上流社會收藏的中國瓷器就是清代(包括明代)的外銷瓷。那些被他們所大量仿制的中國瓷器也是明清外銷瓷。

  胡雁溪說,中國的官窑瓷器過去根本不會大量出口。除了極少量贈給外國皇室或使節的禮品瓷,即使在中國國內,普通臣民也是見不到的。

  中國官窑真正流傳到西方去,包括日本人見到中國官窑,要到1860年英法聯軍侵占北京,燒毀圓明園以後。中國官窑瓷器大量流失到西方則更晚。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掠奪了大量中國皇家文物。民國以後,清室歲入不足,將很多瓷器抵押給銀行,最後由銀行進行拍賣。此外,內務府也曾進行過古董拍賣。加之內廷種種盜竊行為的發生,才造成了官窑瓷的大量外流。

  可以說,20世紀初期之前,西方人甚至沒見過多少中國官窑瓷。包括日本在內,西方社會對中國陶瓷的所有美譽其實都是針對通過貿易而來的中國外銷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