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克爾未能超越本國利益心態,難以帶領歐盟走出困局。 |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記者 黃宇深編譯報道)纏繞歐盟多月的希臘債務危機,終於露出一線曙光。歐元區領導人達成協議,假如希臘債務困境加劇,歐元區成員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聯手救助希臘。
今次歐盟的決議,正切合作為歐盟龍頭德國的構想。德國一直堅持,將IMF參與作為德國參與任何希臘救助的條件。
彭博通訊社評論員Celestine Bohlen認為,德國總理默克爾一手促成此事,但在今次債務危機中顯示,默克爾要成為歐盟改革的牽頭人,必須拿出更大的決心。
她認為,一向低調的默克爾,不支持在歐盟內部解決希臘債務危機,是一著高風險及不尋常的險棋。這令歐羅及債券市場造成劇烈波動。
默克爾之所以拉IMF下水,是基於內部壓力。德國人不只對用公帑拯救希臘感到厭惡,對歐羅的處境,亦日漸有微言。雖然默克爾秉承歷代德國領袖的做法,堅持歐盟十六國應加強問責,但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和價值,她寧願放棄歐州。
最顯而易見的是,就在今個星期歐盟峰會舉行前夕,默克爾對所有牽動歐羅的救助政策,都亳不留情地評批,強調這些都是為克意營造歐盟團結,最後只會傷害歐盟各國。即使歐洲央行及其財財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極力反對,她仍然到處暗示IMF應發揮作用。
IMF的參與,有人認為是對歐盟體制,投下不信任票。只有十一年歷史的歐羅,致命弱點是歐盟各國間的發展程度不一,正如德國和希臘,這亦是默克爾一直想解決的問題。但她若要肩負這個重任,就必須效法帶領歐洲共同貨幣誕生的前總理科爾(Helmut Kohl)。
要拯救歐羅,就必得花錢,特別是德國的錢。要擔當歐羅區的領袖,延長歐羅成員國的貸款,必須花大量金錢,吃得鹹魚就須抵得口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