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毅談ECFA 提“五項保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1 07:40:02  


 
  提問三:兩岸儘管人員往來熱絡,但根據統計,超過三分之二的台灣人民沒去過大陸。有人主張,大陸除了加強對台採購外,何不也廣邀台灣中低階層與中南部民眾前往大陸參訪,以促進他們對大陸的認識,您認為是否可行?

  王毅:你說的完全正確,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一些台灣同胞對發展兩岸關係存在這樣那樣的疑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對大陸目前的情況尚難以有一個客觀和全面的了解。因此,我們非常歡迎沒有來過大陸的台灣同胞,尤其是中南部鄉親都能有機會來大陸參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可以到訪任何願意去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完全自主地作出自己的判斷。大陸改革開放30年發生了巨大和深刻變化,取得了諸多成就。社會也在不斷進步,快速成長。毋庸諱言,大陸仍處於發展過程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方向是正確的,前景是光明的,民心是團結向上的。我們歡迎大家對大陸的改革和發展提出批評建議,我們也願意借鑒台灣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積累的有益經驗。就交通而言,現在的“大三通”和“小三通”都已經很便捷,我們還將鼓勵和支持兩岸的航空公司盡可能增加航班,為兩岸同胞的相互交往提供更多的便利。

  大陸的對台政策是面向2300萬台灣同胞的,大陸對台釋放的善意、採取的舉措沒有地域或族群之分,是面向所有同胞尤其是基層民眾的。這方面台灣的朋友如果有哪些想法和建議,我們願意虛心聽取。我們的想法十分明確,就是要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基層民眾。當然,實現這一想法不排除還存在一些客觀條件的制約,但我們會持續不斷地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提問四:按照“先經後政”的基本思路,大陸方面對兩岸的政治和軍事安全問題有何考慮?是否急於展開磋商,簽署協議?

  王毅: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是兩岸雙方都贊成的思路。兩岸之間當然存在各種問題,包括經濟、政治、以及軍事安全等方面,但解決每一個問題都需要積累必要的條件,尋找合適的時機。也就是說,還是要分一下輕重緩急。現在看來,從雙方有可能、有意願解決的問題談起,從兩岸各界都關注、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領域推進,是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也已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大陸方面將繼續堅持這一思路,當前的重點仍在經濟領域,不僅有ECFA的商談,還有逐步消除經濟正常往來的限制、保護知識產權、避免雙重徵稅、投資保障等問題都需要雙方逐一商談。此外,我們還需要推進雙向投資、加強產業合作、開展科技合作等,這些都屬於經濟範疇,都是可以獲得互利雙贏的合作。從兩岸社會各界的需求和意願看,進一步加強兩岸的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也有必要提上日程,包括適時考慮簽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等。

  關於政治問題,我們曾多次提出,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什麼問題都可以談。我們認為,政治問題是客觀存在,隨著兩岸關係向前發展,這些問題終歸是繞不開的,只有積極面對並最終破解政治難題,才真正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也才能使兩岸關係的基礎更加牢固,道路更加寬廣,從而更加行穩致遠。至於什麼時候談?談什麼?怎麼談?這需要雙方商量,達成一致後,才可能坐下來談。對此,我們是有耐心的。但這並不等於雙方現在就什麼都不能做了,我認為,我們可以借用一下先易後難的思路,比如先從兩岸專家學者接觸交流開始,就一些敏感問題進行有益的探索,從而為今後啟動解決問題的進程逐漸積累共識,逐步創造條件。

  提問五:大陸的對台採購是否存在所謂“膨風”現象?大陸經濟發展很快,能在哪些方面幫助台灣?

  王毅:說到幫助,我想首先要感謝台灣工商界在大陸改革開放早期給我們帶來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等方面的幫助,在此過程中,台灣工商界與大陸經濟同舟共濟,共同成長,實現了互利雙贏。現在,隨著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也願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台灣經濟發展以及增進台灣民眾的福祉辦點實事,做點貢獻。

  去年下半年以來,針對國際金融危機對台灣經濟造成的衝擊,大陸有關行業和省市積極加大了對台灣商品的採購力度,派出了一些採購團赴台。比如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先生訪台時,就做了各種準備,採購了大量台灣商品。河南原省委書記徐光春先生赴台參訪儘管是一次文化之旅,但在訪問阿里山鄉的鄒族部落時,河南代表團一次買光了村裡原住民們自產的全部商品。這些採購首先是互利的,也就是說,是大陸方面所需要的,但其中也傾注了大陸各界願為台灣緩解暫時經濟困難盡自己一份力量的心意。我們願告訴朋友們的是,大陸方面在對外經貿交往中,對台灣奉行“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政策,也就是說,條件大體相當時,我們會優先購買台灣的商品,而不是外國同樣的商品。有人說,大陸的訂單都是給大企業的,這一說法並不完全準確。但即便是台灣的大企業獲得了採購訂單,實際上,與其有業務關聯的很多中小企業以及這些企業的所有員工也都間接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這段時期大陸的對台採購,或許規模有大有小,數量有多有少,但點點滴滴加在一起,體現的都是大陸民眾對台灣同胞的一番情誼。我們也一直告訴大陸各地各部門,去台灣採購一定要實事求是,說到做到,對台灣同胞作出承諾後,就要不折不扣兌現,即便在此過程中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也要克服困難,履行承諾。也就是說,要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兩岸的經貿合作還有巨大潛力和廣闊發展空間。舉個例子說,去年11月開始,台灣的出口開始由負轉正,12月時,台灣出口同比增長了46.8%,其中對美國、日本出口僅分別增長4%和7.4%,而對大陸出口則大幅增長達91.9%。再比如,今年1至2月,台灣出口同比又增長了54%,其中對美國、日本出口分別增長了17.9%和22.4%,而對大陸出口增長則高達103.8%。以上都是台灣方面的統計。從中可以看出,兩岸貿易的快速增長,已成為推動台灣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之一。從長遠看,兩岸的經貿交往將會更為規範,更加完善,從而更加惠及台灣社會各界以及所有同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