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市場經濟18年還須“二次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6 11:02:29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美國《世界日報》4月5日載文《中國市場經濟18年的新路》,文章說,今年是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成之年,但還面臨著重大轉軌,不解決公平的問題,中國的市場經濟沒有出路;推進市場經濟體制的“二次改革”,已如箭在弦。摘要如下:

  因應國際國內經濟變局,中國的2010年,被視為“關鍵的一年”。但這一年於中國,還有另一重被忽視的意義,那就是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共領導層曾把2010年定為目標之年,如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把這一年定為中國人均GDP“翻番之年”;在中國法制建設中,把這一年定為基本搭建完成法律體系之年。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確定今年為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成之年。

  也許正因經濟形勢的“關鍵”和“複雜”,加上世博會之功利性活動的喧鬧,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這些中國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上的年份意義,沒有受到關注和討論。但這些當年的戰略部署和規劃,是否實現,以市場經濟體制而言,又面臨著什麼新問題?不僅值得關注,更需要認真討論。

  在中共領政的60年間,有40年計劃,20年市場之說,但其真正的節奏,是在計劃經濟走入死胡同後,以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過橋,步入有中國特色、戴社會主義紅帽的市場經濟。

  嚴格地說,中國的市場經濟,到今年是虛歲18,實歲13。那是一個標誌性的文件決定,即1992年召開的中共14大上,在政治報告中,提出了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到五年後的中共15大上,則在政治報告中,進一步確定了到2010建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目標。

  也就是說,今年是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成之年,這本當是要大鑼大鼓慶祝、濃墨重彩紀念的大事,為何中共領導層迄今沒有動靜。難道是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有建立目標而未曾達到?難道是因中國的市場經濟終未為美歐等國承認,眼下人民幣匯率更是與之相聯的痛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