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各界歡迎粵港簽框架協議 稱小門盡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8 08:48:02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中)出席簽署儀式。右為曾蔭權,左為黃華華。(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香港工商及專業界均歡迎粵港正式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認為“協議”可以將香港和廣東省的發展推進至更高的層次,對兩地的長遠發展有絕對正面的作用。

  大公報報道,有業界人士指出,過往粵港合作某程度上只停留在概念設定階段,即使政策已經落實,業界進軍廣東省時仍會遇到不少困難;但昨日中央政府見證了“協議”的簽訂,進一步肯定了兩地合作的方向,為進軍內地的業界盡開“小門”。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理大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劉佩瓊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表示,由於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所以在政府體系、法律及審批等層面與廣東省並不相同。“協議”的簽訂,正正可以了解兩地體制不同的問題,加上“協議”受到中央領導人的認可,兩地政府便更有“牙力”落實相關政策。她續道,“協議”將香港定位成為金融“龍頭”,既可協助廣東省“面向世界”,也可協助外商“走入中國”。

  兩地經濟互補更融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副會長黃國健說,“協議”進一步確立了香港和珠三角地區的經濟互補和融合,讓香港有擴展市場的空間,對香港未來發展十分重要。“香港得七百幾萬人口,好似‘零和遊戲’咁,已經無曬空間發展,但係珠三角個市場非常龐大,有六千幾萬人口,咁就可以造大個‘餅’,香港就可以獲得更多資源,先可以解決社會矛盾。”但他認為,兩地政府必須要有魄力去執行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健鋒歡迎“協議”。他說,“協議”加深了粵港兩地的合作關係,對兩地長遠發展十分有利。“協議”中特別提及將香港打造成金融“龍頭”,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國家金融中心的地位。他認為,“協議”能鼓勵業界進軍內地市場,因為很多“小門”終開啟。

  粵港合作進落實階段

  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主席陳鑑林說,“協議”的簽訂具有三項意義,第一是珠三角區域發展進入了具體落實階段,第二是粵港合作已由研究階段進入實際發展時期,第三是粵港兩地的合作將更趨密切。他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將來既可以服務廣東省,也可以吸引更多人來港投資。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陳茂波表示,部分已和內地落實資格互認的專業界別如則師等,相信能直接受惠於“協議”的簽訂,可以更易進軍內地。“‘小門’打開一定有好處,可以更深化CEPA嘅措施,令粵港合作更密切。”但未落實資格互認的專業界別如會計界等,則要寄望“先行先試”政策進軍內地。

  中大經濟學系教授莊太量表示,“協議”進一步落實了去年公布的《珠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內容,意義重大。他說,粵港兩地地緣接近,可作優勢互補,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再獲得肯定。

  兩地推展工作更順暢

  香港總商會歡迎“協議”,認為可以將粵港合作推上新的高峰,本港的專業服務,協助以香港為基地的內地企業控制上市風險。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可在國際化商業環境鋪路,為開展業務大展拳腳。

  香港工業總會歡迎“協議”。該會主席孫啟烈說,“協議”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深信今後粵港兩地在多個跨境合作範疇的推展工作會更加暢順,障礙更容易清除。“協議”具體地說明了每年會實施的重點工作,確保“協議”不會流於空話,企業可以循著政策方向調整業務發展,抓住商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