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政府再駁自由時報 應多下功夫以免誤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0 00:47:35  


對於《自由時報》的挑釁,馬政府不甘示弱,賴幸媛“迎戰”。
  中評社台北4月10日電/台灣“財政部”4月8日公布今年1-3月台灣對外貿易統計,《自由時報》以頭版頭條“出口東協攀高,戳破馬謊言”及財經綜合版“邊緣化破功,ECFA可以不簽了”等報導運用出口數據批判ECFA,“行政院政務委員”尹啟銘昨日發布新聞稿,抨擊《自由時報》沒弄清楚,應該多下點工夫深入分析,以免誤導社會大眾。

  《自由時報》最近槓上馬政府,每天以大篇幅質疑簽ECFA的正當性,馬政府不甘示弱,除由“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迎戰”,曾任“經濟部長”的尹啟銘也於昨日上陣,透過“新聞局”發布正式新聞稿,駁斥《自由時報》的報導。

  尹啟銘的新聞稿指出,《自由時報》報導,今年第1季台灣出口總值創下歷年同季次高,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更是歷年同季新高,對東協六國出口也是歷年同季次高,顯示台灣對中國大陸、對東協出口並未因為“東協加一”生效而衰退,因此得出台灣哪裡有“邊緣化”的結論,此種結論下得有點過早,甚至草率。

  “東協加一”之架構協定是於2002年簽署,其中包含早期收穫清單,至2004年雙方又簽署貨品貿易協定,到了今(2010)年1月1日全面實施自由化,換句話說,“東協加一”的降稅是從2002年就逐步在進行,其影響早就開始,不是從今年才突然發生,這一點要弄清楚。

  例如以2001~2009年的各主要國家出口到東協的表現來看,台灣只成長1倍,新加坡成長1.5倍,中國大陸成長4.7倍,我們是“一暝長一寸”,別人是“一暝長三寸”,能說“東協加一”沒有影響嗎?

  新聞稿指出,再說僅以今年1~3月的出口表現就作結論實是相當危險。對中國及香港是歷年同季新高,對東協六國出口也是歷年同季次高,主要是因為去年全球衰退導致出口大幅下滑造成基期太低,以對東協六國出口而言,出口金額並未回復到2008年水準,對中國大陸出口也僅回復到前年水準,所謂新高、次高並無意義,而以簡單數據不作深入比較分析是會容易誤導結論的。


  附表:台灣對中國大陸、東協六國出口統計  單位:億美元

           2008年1~3月   2009年1~3月  2010年1~3月
  對中國大陸    176.5        92.1      178.8
  對東協六國    99.0        55.0       90.4
  出口總值     640.0        405.5      618.0

  註:東協六國指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及越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