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校內販毒情況嚴重 一成中學變“毒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1 08:54:26  


石丹理(左)與陳兆焯針對下游的戒毒者進行研究,發現達45%曾於校內吸毒,廣布於全港至少118間學校,毒品滲透情況嚴重。(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香港青少年吸毒問題愈見嚴重,校園更已淪為毒品交易的場地。一項針對吸毒青少年的研究顯示,45%現正接受治療的戒毒者曾於校園內吸食毒品,他們廣布於全港至少118間學校;同時,更各有15%人曾於校內販毒或向同學購得毒品,涉及至少53間學校。

  香港文匯報報道,負責調查的學者指,研究反映“每10間(中學)之中,就有1間有得賣(毒品)”,說明校園滲透的情況嚴重,由於參與研究對象並不全面,實際數字會更令人吃驚,有必要正視。

  身兼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的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聯同基督教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去年春至夏季深入訪問了443名10至24歲、正於12間戒毒院舍或輔導中心接受服務的青少年,了解校園吸毒及毒品買賣情況。受訪者中,共有40%(117人)於13歲或14歲首次接觸毒品,平均則為14.2歲,顯示此為吸毒的最高危年齡;當中更有5人小至10歲便接觸毒品,令人擔憂。

  1成半受訪者曾在校園販毒

  該批戒毒青少年中,亦有達44.9%(199人)曾於校內吸毒,涉及118間本地小學、中學、大專或群育學校,另亦有個別受訪者曾於內地或海外學校吸毒。

  是次研究更首次探討了校內毒品交易情形,有66名受訪者(14.9%)曾於校園內販賣毒品,以K仔及搖頭丸為主,涉及香港50間中學、1間小學及2間群育學校;另外,亦有72名戒毒青少年(16.3%)曾於校內購得毒品,顯見學校已成為“有買有賣,有價有市”的毒品交易場地。

  1名學生賣 10多同窗幫襯

  陳兆焯表示,是次研究的校內吸毒比率,較2年前正生進行的近似調查微增,而今次新增的校內毒品交易,特別是販賣的情況,更進一步揭示問題的嚴重性,“因為1名學生賣,便可能有10名或更多人去買,有數以百計的學生牽涉其中,不能說不驚人。”他又指,近年愈來愈多學生敢於在有老師監察的學校內吸食及買賣毒品,其心態有必要多加留意。

  石丹理表示,以全港不足500間中學計,超過1/10校內有毒品供應,覆蓋面非常廣,“而且今次研究只是選取了部分戒毒院舍及中心,並不包括整體情況,所以實際數字必定更多!學校及老師都需要面對現實。”他表示,在過去1年多警方致力打擊下,校園毒品問題雖似有緩和跡象,“但那到底是治標還是治本?長遠又是否能遏制?仍是未知之數。”

  校長指建關愛氣氛最重要

  津中議會主席廖亞全指,學校已普遍認知到,部分學生會於午膳時間於校外或往返學校途中,涉及同學之間的毒品買賣,以目前所知,於校內發生的個案並不多。大埔區中學校長會主席郭永強表示,未能掌握校內毒品買賣的信息,難以評論,但他認為,最重要是學校建立關愛信任的氣氛,讓學生間亦能起到監察作用,而老師、家庭亦要提高警覺性,以為毒品問題起預防作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