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報:世界主題變了 兩岸政策也必須改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3 09:48:42  


 
  中國不再是“鐵幕”,世界亦不再“圍堵”中國。因此台灣也失去了東亞花采列島反共前哨的角色。列強與中國軍事對抗的可能性變得極低,因而台灣亦必須以“和平”的方法來面對“崛起”的中國,也就是改以經貿及文化交流的策略來處理兩岸競合。

  在此種情勢下,由於中國已是世界工廠、世界市場,所以經貿交流遂成為兩岸互動的必然主題。即使台灣“獨立建國”,在兩岸先天的地緣及人文關係下,也絕無可能排除中國大陸而維持台灣的經濟命脈;其實,這也正是台獨不可行的主要原因,因為台獨找不到台灣的經濟活路。在經濟上活不下去,在政治上如何活得下去?

  然而,台灣的轉機亦在其中。首先,中國對世界採取“和平崛起”的政策,因而必須對台灣採取“和平發展”的政策,兩者是互為因果的。如果“和平”成了兩岸的共識與主題,則所有的問題皆可能會出現解決的空間。

  其次,中國對內以經濟發展建立統治正當性,對外以經濟手段維持和平,皆有益於兩岸的“和平發展”。對外,由於國際經濟利益的交纏,使中國大陸不至於輕易破壞兩岸和平;對內,經濟發展促使北京政權必須不斷向其公民“放權讓利”,亦即增加了中國社會的自由度及民主性,這樣的發展亦當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

  再者,北京將“和平發展”與“經濟交流”懸為兩岸關係的主軸,即必須回應台灣的民意與民主,因為,違背台灣的民意與民主,即可能失去和平。故而,在中國大陸“內部和諧社會/兩岸和平發展/對世界和平崛起”的三層同心圓中,台灣若操持得宜,應能創造兩岸雙贏共生的轉機。

  “人民幣應否升值”,反映了中國的世界新角色,及世界與中國的競合關係;ECFA則反映了在中國大陸的世界新角色中,台灣所面臨的現實情勢:一方面是無可迴避的危機,另一方面又是不能錯失的轉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