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胡錦濤率先垂範 簡化迎送贏民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5 09:49:13  


美國當地時間12日11時,胡錦濤主席乘坐的專機抵達華盛頓。停機坪上,美方官員和中國駐美大使等在機場迎候。
  中評社香港4月15日電/澳門《澳門日報》4月14日載文《胡錦濤簡化迎送贏民心》,文章說,胡錦濤率先垂範中國禮賓改革新舉措,簡化駐外使領館組織迎送活動,體現中國黨和政府開明、開放、親民、務實作風;進一步反映中國政治活動更趨成熟。長遠而言,有助減少官場繁文縟節和形式主義,這一做法贏了民心。摘要如下:

  當地時間12日上午11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乘坐的專機抵達美國華盛頓安德魯斯空軍基地。11時03分,胡錦濤主席走下舷梯,同美方官員和中國駐美大使等人一一握手,隨後乘車離開機場,整個過程僅用了五分鐘。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機場沒有出現歡迎隊伍和歡迎橫幅,這是中國領導人出訪新氣象。胡錦濤主席率先垂範中國禮賓改革的新舉措,簡化駐外使領館組織迎送活動相關安排,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

  中國有句老話:巡撫出朝,地動山搖。巡撫,古時的三品大員,相當於今日省部級官員,他們出訪不得了,鳴鑼開道,前呼後擁,民眾須要肅靜回避,鬧得雞犬不寧,若是皇上出巡更大陣仗。這種傳統綿延久遠,千百年來深植統治者思想。他們覺得,只有這樣,才顯出自己的威嚴。

  新中國成立後,官場禮儀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仍遺存了不少繁文縟節、喜好排場的封建思想。如建國初期轟轟烈烈辦外交的思想占了主導,禮賓要大規模、高規格,具體表現為在機場和車站上對來華訪問的外國領導人和朋友搞大規模的迎送,組織民眾夾道歡迎,甚至規模達到百萬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