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專家:中國武器性價比超過俄 已令俄忌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7 07:58:32  


解放軍新型紅旗-9防空導彈。(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青年參考》報道,近來,有關俄羅斯向中國交付最新一批S-300防空導彈的消息引起關注。不過,美國智庫“哈德森研究所”研究員理查德.威茨,4月5日在日本《The Diplomat》網站上發表的《中國為何冷落俄制武器》一文認為,儘管這筆交易的數額不小(俄方稱總價值超過20億美元),但從長遠來看,中俄軍貿由熱轉冷的趨勢仍難逆轉。

  文章稱,新一批S-300導彈的到貨無疑能提升中方的地面防空力量,但不應忽視的是,這筆軍購其實早在多年前就已敲定,在俄羅斯的軍火庫裡,該導彈如今已算不上最先進的產品。這些事實符合中俄軍事貿易的一貫特征:俄方不會向東方鄰居提供一流的武器,而隨著中國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價格高昂而質量平平的俄制軍火將逐漸對其失去吸引力。

  為了更好地說明中俄軍貿的演變趨勢,作者引用了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等機構提供的統計數據——上世紀90年代,中俄的軍火交易額年均在10億美元左右;到2000年以後,這一數值上浮了約1倍。顯然,中方借助這種方式迅速提升了軍隊現代化水平;莫斯科從中獲得的巨額利潤,也給其嚴重“貧血”的軍工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然而,從2007年開始,隨著中國不再成套進口俄制裝備,而是改以採購發動機等零配件為主,雙邊軍貿額急速下滑。根據外界的分析,這種局面的出現首先是由於中國自身已能生產品質更好的武器,也與俄方確保地緣政治平衡的考量有關,另一點原因在於,中方在解析俄制武器後,很快推出了加以改良且價格更低的所謂“山寨版”,進而將其擺上國際市場與俄制產品同台競技,這迫使俄有關部門收緊出口,以防再有武器遭仿制。

  文章還特別舉例說,去年,當伊朗與俄羅斯就購買S-300導彈一事陷入僵局時,德黑蘭公開聲稱將考慮引進中國的HQ-9導彈作為“替代方案”,最終促成俄方答應繼續履行合同。這足以說明中國武器的突出性價比,已經讓俄羅斯頗為忌憚。

  眼下,因為俄本國軍隊同樣需要更新裝備,再加上印度這個大客戶的存在,失去中國市場尚不致給俄方造成嚴重衝擊。然而文章強調,萬一這兩大支柱出現問題且無法及時開拓新興市場,迫於生計,俄軍工產業可能不得不允許將一流裝備和中國“共享”,以期重新贏得後者的垂青;否則,它面臨的將會是更大的危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