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衛生署”:美六項牛雜可進口 牛舌逐批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9 15:26:47  


  中評社台北4月19日電/美國牛肉進口再度引發爭議。台“國貿局”最近批准一批453公斤美國牛雜碎產品輸台,其中包括牛舌等較具爭議品項。“衛生署”、“農委會”、“經濟部”上午聯合舉辦臨時記者會,強調牛舌、牛睪丸等六項牛雜不屬於高風險,業者可申請進口。

  聯合晚報報道,為了嚴格把關,“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指出,將採取“三管五卡”方式,由於民眾對牛舌比較有疑慮,所以牛舌部分將逐批檢驗,也就是每一箱都會抽驗。

  至於其他部位的五項牛雜部位,每家美方進口公司輸台的第一批貨都需逐箱開驗,等到第二批以後,將採5%的抽驗比率。蕭美玲坦承,希望透過這些行政措施,來降低業者進口的牛雜意願。

  根據今年1月5日“立法院”兩黨共識三讀通過的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修正案,美國牛隻的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及其他相關產製品,都禁止輸入至台灣。

  “衛生署”邀請學者專家討論,確認牛隻內臟部位,包括心臟、肝臟、腸胃、子宮等。至於屬雜碎項目,牛舌、牛睪丸、牛鞭、牛橫隔膜、牛尾、牛蹄等部位都不在內臟範圍,依法准予輸入。

  蕭美玲解釋,美台雙方在討論美牛進口時,台方堅持美國牛絞肉不得進口,這一點沒有商談的餘地。但包括牛舌、牛睪丸等六項等牛雜則予以開放,。

  一般認為,牛舌也屬於內臟,“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許天來指出,美國農場屠宰牛隻時,政府機關會派出獸醫現場監督,務必切除高風險部位。以牛舌為例,必須在輪狀乳突之前的牛舌並不含扁桃腺,就屬安全。

  由於牛舌上輪狀乳突,切除位置相當明確,用肉眼就可以辨識,因此不會殘存扁桃腺。事實上,台灣每年從澳洲、紐西蘭等國家進口一兩千頓牛舌。

  據統計,從去年底開放美國帶骨牛肉,已有超過21萬公斤進口到台灣。預計,在未來一個月內,第一批美牛雜也將叩關。“經濟部”司長林聖忠指出,只要屬於這六項牛雜範圍內,都會發給輸入許可證,如果品項不符,直接退貨。如果驗出扁桃腺,就會予以銷毀。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