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學者:促成“美式棄核”的三大因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1 00:10:13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環球時報刊載西華師範大學學者龍興春的文章指出,作為擁有世界最強大常規軍事力量的美國,同時也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核武庫及相應投送工具,在蘇聯解體後美國在常規軍事力量方面更是取得了絕對的不對稱優勢。雖然只是有條件地承諾“不對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但仍然是歷史性的一個進步。是什麼因素促成美國邁出這一步的呢?

  首先,承諾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並不損害美國自身安全。浩瀚的太平洋與大西洋把美國和歐亞大陸隔開,讓美國擁有獨特的地緣安全環境,同時美國還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和敢於主動向美國本土發動常規戰爭。以前長期堅持不承諾不向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並沒有多大實質意義,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美國國內政治原因和霸道的行事作風。

  其次,美國承諾不對遵守《核不擴散條約》的國家使用核武器有助於削弱朝鮮和伊朗等開發核武器的合理性,減少其他無核國家對兩國的同情心。當今時代,核武器越來越成為小國的殺手鐧。二戰以來,是否擁有核武器成為世界政治、軍事大國地位的標簽,是超級大國冷戰和大國鬥爭的重要武器。但幾十年來核大國間並沒有發生核戰爭,可見核武器的威懾作用大於實際使用。但當今世界,核武器卻成了小國對抗大國的殺手鐧。由於小國力量微弱,無法建立起可與敵對大國相抗衡的常規軍事力量,隨著掌握核武器技術越來越不再是一件高難的事情,小國集中有限國力研發核武器,與核大國相抗衡,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因此就有了“除非有核武器、不要和美國人打仗”一說。朝鮮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其根本原因是兩國與美國的政治關係敵對,且無力在常規軍事力量方面與美國對抗,而且開發核武器就成了廉價和有效的手段。所以美國應該已經認識到解決朝鮮和伊朗核問題的關鍵不是核計劃本身,而是要解決美國與朝伊的敵對政治關係,或將核問題的本質根源還原為政治安全問題,通過政治途徑緩和或解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