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由三價升跌看中國經濟起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2 10:11:55  


通俗點套用肉價與房價的反比關係,說的是房價瘋漲,制約了民眾消費活動,人們不能不減少吃肉。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美國世界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說,中國經濟又現飄忽之勢,有人說經濟過熱,有人說要防再冷;有人說通脹已現,有人說物價難漲;有人認為有泡沫,有人認為很實在。僅靠統計數據,還把握不準,想看明白點,不妨從三個影響廣泛、作用重大的價格升跌,切開一個橫切面,來看看中國經濟如何起伏。

  首先要看的,當然是樓價。2010年中國經濟宏觀調控,看來是以壓抑樓價來入手。自上世紀90年代末,推動房地產制度改革以來,房地產業已成中國經濟實際的支柱產業,房地產市場成了中國最大的市場,房地產成了大部分中國人最主要的消費品。

  社論說,按最保守的數字,即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最新數據,2010年3月份,全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7%,其中新建住宅售價同比上漲14.2%,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15.9%,創造了該統計數據建立以來的最高歷史紀錄。如果放更長遠點看,最典型的是北京房價十年翻了十倍,而且還在“翻番”。

  與之同時,房地產價格的瘋狂上升,也成中國經濟之痛。中國經濟已相當依賴房地產投資,大小政府已相當依賴土地財政,中國人創造的財富,相當數量被注入鋼筋水泥。這導致了資產泡沫的出現,也令民眾無錢可花、無錢敢花,內需怎能提振?

  接下來可看的,是油價,因為中國不僅進入人人買房時代,也搶先一步進入汽車社會,而汽車要用油。中國在防通貨膨脹,什麼都不許漲價,油價再度被調升。就在4月間,中國國內成品油價上調,汽油和柴油分別上浮4%-4.5%。理由是國際油價已經由十星期前的69美元,上調到85美元以上。

  調到這個程度,已是中國油價的歷史最高點。中國的油價漲跌,說是以國際油價漲跌為由,但國際油價2008年歷史最高位時,中國國內成品油價也沒漲成這樣,而這次調價後,國內外價差分別達到3%和50%。所以是消費者大罵,專家百惑不解。

  社論說,事實上,中國的油價是在所謂“原油加成本”機制下,由政府控制,而政府又是兩大壟斷國營油企控制,漲跌只在壟斷油企一念之間,由之形成獨立於國際市場的特殊價格體系。而中國這一特殊油價形成和存在理由,只是中共領導層要保“石油安全”,讓壟斷國企獲取國際上罕見的超額利潤,就是政府消費者出錢支付的保護費。但由之形成的經濟矛盾,就一天天深得難以化解。

  最後再看的是肉價。中國已富到城裡人減少吃肉的年代,但豬肉價格對中國經濟有特殊影響,物價漲縮、經濟冷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豬肉價格預警。所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9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就專門討論豬肉問題。

  近年來經濟界有種說法,肉價跟房價有特殊關連,即房價升肉價跌。這種說法有數據可證,但是否規律還要研究,在此前房價瘋漲聲中,許多地區肉價連續下跌。四川豬肉價從去年12月起一路下滑,如今已跌破豬糧比價紅色警戒線,河南肉價也連續12個星期下挫。生豬和肉類兩大產區,價格跌成這樣,國務院自然著急,溫家寶開會研究的,就是如何穩定生豬生產、市場肉價。

  在通脹威脅下,肉價下挫不是好事嗎?當然不是。專家說,中國1985年放開肉類市場後,中國生豬市場開始呈現周期性波動,並經歷了三個完整波動周期,目前正處在第四個周期的波谷階段。如此大幅震盪在其他國家較為罕見,反映的是市場供求關係的錯位,反映的是政府調控不力。

  社論說,這三個價格及其連動關係,對中國經濟確有重要影響。通俗點套用肉價與房價的反比關係,說的是房價瘋漲,制約了民眾消費活動,人們不能不減少吃肉。而房價與油價關係,則是房價瘋漲,把大量中低收入者趕到郊區,令交通需求上升,人們生活成本增加,更不敢消費,壟斷油企控制價格,油價也創出新高。因此,中國經濟得了價格病,病根則是結構性的矛盾,現在要吃重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