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民權運動教母”逝世 為平等奮鬥80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3 11:57:33  


 
  默默鬥爭

  馬丁.路德.金本該是她

  當馬丁.路德.金1963年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發表他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時,海特也在主席台上,距離馬丁只有一臂之遙。

  海特是那場集會的組織者之一,她本人也極具演講天賦。然而在那天,她所有的男性夥伴都向集會者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唯獨她沒有機會。

  《紐約時報》書評在談到當時海特遭遇的不平等時說,“這是非裔美國人一個世紀鬥爭史中令人痛楚的一刻。”

  但在海特看來,民權運動者面臨的挑戰是集體行動,絕不是個人是否成為焦點,“我在團隊中就像在家裡,我不會因為媒體把焦點對准了男性領袖而皺眉頭。”

  歷史學家列出過領導美國民權運動的“六位大人物”,分別是馬丁.路德.金、詹姆斯.法默、約翰.劉易斯、菲利普.魯道夫、羅伊.維金斯和惠特尼.揚,但是,他們所領導的幾乎每一場全國性運動,都離不開海特的功勞,海特一直是默默無聞的“第七人”。

  《紐約時報》評論說,如果說海特不如她那些同時代的民權人士知名度高,那是因為她本人在“種族”和“性別”兩方面都被邊緣化。在女權運動的組織中,身為黑人的她不得不長期在幕後工作。而在種族權利運動中,她又因身為女性而站在了她的男性夥伴們身後。但在她一生的事業中,海特總是以一種平靜而堅定的態度面對這種狀況,在追求社會平等的鬥爭中將這兩項運動結合起來。

  在晚年,海特談到“我有一個夢想”掀起的1963年民權運動高潮時,她也沒有因自身的隱沒而介懷,讓她難以釋懷的是民權運動的現狀———1963年民權運動造就的那種團結一致的氛圍逐漸褪去,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缺乏戰鬥力,而到如今,許多黑人家庭仍然因為社會不公而經濟困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