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高架步道”上的新來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5 00:10:22  


 
  因此,本周,中美之間開始邁出了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第二步。在匯率爭端初期,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前往美國,開啟中美之間對匯率問題的對話,這應當是官方態度的充分體現。但是光有官方態度恐怕還不夠,本周企業家們赴美對話,則體現了商業界對匯率問題的重視,因為商業界是中美匯率之爭最有切身體會的群體,他們實際參與到中美對話中,能夠讓美方聽到更加具體的聲音,感受到中國商業界的直接關聯,他們是中美高架步道上的新來客。

  美國曾經用“利益攸關方”來形容中國對美國的重要性。現在看來,這種定位還是準確的。而商業界,則是最直接的利益攸關方。在此次中美匯率之爭中,美國的商業界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劃分。一部分進出口特征明顯的企業,關注的是中美貿易長遠的均衡;而更重視美國國內市場的企業,則對人民幣升值給予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利益攸關者本身也是利益分享者。的確,我們應當看到,人民幣匯率的改革還在進程中,每一次匯率的大幅變化,其實給中美兩國帶來的收益或者損失都是同向的。美國嘉圖研究所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裡斯沃爾在本周的《洛杉磯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說:“不管中國的貨幣政策和制度如何,中國在過去的10年裡一直是美國公司最熱的主要出口市場……美國農民也在中國市場享受了巨大的成功。自2005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翻了一番多,從57億美元增長到138億美元。美國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增長速度是對其他國家農產品出口增長速度的3倍。” 

  其實他用數字講了一個特別簡單的道理,就是在中美之間的這條“高架步道”上,流動是相互的。或許在某個路段上,一個方向的車流會更多一些,但是給它們一點空間,它們就會流動得更均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