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公關危機 中國如何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6 10:34:17  


人民幣升值爭議又起。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英國《金融時報》4月25日載文《中國面對人民幣公關危機》,文章說,誰也沒有料到,胡錦濤主席剛剛參加完“金磚四國”會議,轉眼印度和巴西這兩個中國的“金磚同伴”竟然就和美國同調,在20國集團財長會議召開之際,強烈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一下子,中國和西方在人民幣匯率上的對峙局面,發生了傾斜。

  更值得注意的是奧巴馬的外交手段。他摒棄了前任的單邊強壓中國低頭的霸權主義方式,而是說服新興經濟體加入了催促人民幣升值的大合唱。

  當然,印度和巴西可能並非在為美國幫腔。它們顯然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本國經濟,或者說解決全球經濟失衡有幫助。中國的憤青們固然可以大罵兩國成為美國的幫凶,但我們應當清楚看到,拋開人民幣是否應當升值的技術性爭論,在匯率問題上,中國的國際公關毫無疑問遭遇了挫折,甚至是失敗。

  這是因為,中國傳統的外交手段,即聯合第三世界對抗美國壓力的做法,如今被奧巴馬靈活地反過來運用在中國身上。可以說,印度巴西的抨擊,比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給中國帶來的壓力和衝擊更重。

  其實,中國的國際公關出問題,已是有跡可循;而奧巴馬的柔性外交,也是手段成熟,效果彰顯。

  英國廣播公司(BBC)最新一次的年度國家觀感調查,得出了相當有利於美國、不利於北京的結論。在被訪的28國民眾中,平均46%的人認為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力是正面的,多於認為負面的34%。而在2007年,同樣一項28國調查中,對美國持正面觀感的只有28%。這份調查報告對美國是好消息,對中國則是警訊。因為 28國受訪者中,覺得中國對世界持正面影響的,與覺得持負面影響的大致相當。但若要以年平均數來看,對中國持正面看法者,由5年前的49%,降低到了今年的31%。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