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稱中國將啟用新型東風-41彈道導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7 09:38:48  


網友制作的東風-41洲際戰略導彈方案效果圖。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東方網編譯新歐洲網站25日刊登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喬納森.霍思勒格(JonathanHolslag)文章稱,中國可能於今年或明年啟動使用新型東風-41遠程導彈。中國和印度還一直致力於在其導彈上安裝多個機動彈頭以提高導彈穿越敵防空系統的自我保護能力。 

文章稱,經過幾個月艱難的外交冒險和個人冒險之後,《削減核武器條約》無疑成為奧巴馬的個人勝利。它也使美俄關係發展有了新的動力,並可能加大對伊朗的壓力。但從更廣泛的國際戰略背景來看,這一條約對創建更安全世界的幫助並不很大。過去,中國等大多核國家都稱核武器只是紙老虎,一再強調要建造無核世界。但就其戰略思想來看,核武器仍是敵對環境中保持威懾力的重要工具。總之,有五大原因使這些國家的核觀點並未受到新核條約的影響。 

  第一,將核彈頭從2000枚削減至1550枚可謂是前進了一大步。但較之中國擁有的約200枚核彈頭,1550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更不用說兩個國家日後還要部署700枚戰略導彈了。五角大樓估計,中國擁有約100枚遠程和中程彈道導彈,因而中國或印度的決策者大都認為這種削減規定這只是形式主義。 

  第二,質量問題遠大於數量問題。美俄大量的核武庫存無疑是兩國相互確保摧毀原則的產物。今天,核國家傾向於奉行最小核威懾戰略,意即對某些關鍵目標進行打擊的能力。這就需要有質量更可靠且可用的核武庫。核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和美國——每年都耗資數十億美元升級其運載系統。美國在改進其“民兵-3”導彈。俄羅斯也增加了Topol-M發射器數量並研發適用於潛艇的新型導彈。目前,中國已經增加了先進東風-25導彈的庫存並可能計劃於今明兩年開始部署新型東風-41遠程導彈。在美國和俄羅斯的示範下,中國和印度也致力於在其導彈上安裝多個機動彈頭(MRIV)以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以小見大多已成為軍事規劃的新理念。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