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美國由於長期處於霸權地位,習慣了指手畫腳和干預別國內政,雖然口稱“共治”,其實僅是表面文章而已,並不真正放在心。對關照他國核心利益而調整自己政策的事,恐怕是想都沒有想過。當然,這也與當下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實力地位有關。作為冷戰後獨大的超級大國,美國在許多方面仍然擁有遠超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優勢。這也是為何美國在中美關係上從來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考慮中國的核心利益與感受,任意挑起糾紛與衝突的根本原因所在。
可以預想,在中美關係因大勢變化而出現的戰略調適期內,中美兩國之間的摩擦將會不斷出現,甚至成為常態。但正如物理學所闡明的,摩擦是逐漸釋放能量、相互調適,避免爆發玉石俱焚式衝突的最佳方式。目前中國領導人在處理中美關係的糾紛時,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不過分追究責任,不擴大事態,適可而止,可稱為戰略調適期內處理摩擦的最佳模式。如溫家寶總理所言,美中兩國“對話比對抗好,合作比遏制好,夥伴比對手好”。處理中美關係,雙方都應從戰略大局著眼,避免短視、盲區與誤判。只有這樣,中美關係才能在調適中穩步前行。
時勢比人強。在和平與發展的新時代,霸權主義越來越不得人心,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美國勢必要調整自己的政策,以適合形勢發展和時代的要求。從長遠看,美國需要以戰略的眼光,來重新審視、處理中美關係中的核心問題--台灣問題。台灣問題作為中國的內政,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所在,中國對此永遠不會放棄。當前,經過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努力,兩岸的對話與交流已步入一個新階段。形勢的發展,只能使美國越來越被動。美國的最佳選擇應是及早研究、設計一項政策來使自己既可體面下台,又可促進兩岸和平。最好的方案無疑是支持兩岸和平發展,逐步放棄軍售,重回817公報的立場。畢竟,台灣的安全不是美國的武器保護得了的,台灣的安全始終是掌握在中國人自己的手中,掌握在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和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締造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