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紫檀名木 寸檀寸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30 00:23:20  


  中評社廣州4月30日電/“檀”,在梵語中是布施的意思,它堅實硬朗,芬芳永恒,色彩沉古,在一些國家被奉為聖物。在我國,明末清初時期,紫檀木是皇家禦用之木,身份高貴。如今,收藏“寸檀寸金”的紫檀木,既被認作是文化與時尚的行為,又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徵。近年來,紫檀價格一路飈高,有“利”的同時也有人開始“作弊”——現在一般的造假仿冒已騙不到人了,多數是以次充好,拿相近硬木,冠以“檀”名,混淆視聽。為此,記者專訪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家具專業委員會主任、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黃大釗先生,了解紫檀的歷史文化的同時,也教會大家一些簡單的鑒別方法。

  紫檀來自船底的壓艙木

  我們通常所說的紫檀木就是檀香紫檀,也叫小葉紫檀,產於印度南部的邁索爾邦。色澤初為雞血紅色,久之則變為紫黑色。雖然早在晉朝我國就有關於紫檀木的記載,但是中國人真正認識到紫檀的好,卻相傳是源於明朝鄭和的那次遠洋。明成祖時期,為宣揚我天朝國威,派鄭和率船隊下西洋,並裝載了滿船的茶葉、絲綢等禮品,沿途贈送給所到國。回程時,船體輕了不少,因怕經不起海上風浪,便需要有物壓艙櫃。鄭和他們發現一些國家有紫色木材非常堅實沉重,所以便令人砍伐此木來壓艙。明代開始皇室貴族便用這些“壓艙木”來做家具,人們發現這種木結實堅硬,不怕水且又防蟲,因此越來越受歡迎,之後便開始了大規模的采伐。據悉,我國的兩廣地區原也有紫檀木,但是因為數量稀少,很快被采光,之後明朝皇帝便派人到南洋采辦。據資料記載,“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產紫檀木的絕大部分都會集到中國,分儲於廣州和北京。明代采伐過量,清時尚未複生,來源枯竭。”

  紫檀木,為什麼這麼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