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江西文明網刊登一名記者的文章說,玉樹地震採訪期間,我有幸近距離觀察了溫家寶總理,見證了這位67歲老人在結古鎮的40分鐘。不為外界所知的是,那天總理高原反應強烈,走路都顫顫巍巍,他拒絕了我的攙扶,但還是被工作人員硬扶進一個帳篷吃藥休息了半個小時。
4月14日,我跟隨廣東公安邊防醫療隊一起飛赴玉樹災區。4月15日凌晨3點半到達西寧,下午1點半抵達玉樹巴塘機場。因為隨同醫療隊行動,我成為最早抵達災區的媒體記者之一。
懷著迫切的心情,我跟隨雲南武警邊防大隊醫療隊從機場前往地震重災區———玉樹結古鎮。震後的玉樹,到處是廢墟,滿目瘡痍。沿著進城的新建路一路向西,堵塞的交通如同腸梗塞一般,此起彼伏的喇叭聲充斥在稀薄的空氣中。舉目望去,大多數平房被夷為平地,橫七竪八的木頭椽子裸露在外。而只有三四層高的樓房,大多樓體變形,像被抽掉了筋骨一樣,癱趴在原地,被擰折的鋼筋直接戳向天空,面目猙獰。
在行進過程中,不斷有災民攔住軍車,苦苦哀求車上的士兵,請求軍人們到他們家裡看看。他們的房屋在地震中坍塌了,現在仍然有人被掩埋在廢墟,家人用鐵鍬和雙手,無法將親人挖出來,他們急切希望軍隊救援。
4月15日下午2點半,我到達結古鎮。儘管我走得已經不能再慢,但還是出現了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高原反應症狀。幾十名學生家長守候在學校裡,他們眼中充滿絕望,在苦苦等待著奇跡。18歲女孩孫玉環在廢墟旁不斷哭泣,她的4名室友就被掩埋在廢墟之下。採訪到晚上7點半,我決定找地方寫稿。
經過一個小時的緩慢步行,我來到玉樹軍分區,在各個帳篷間穿行,希望能找個地方落腳。晚上8點27分,在一個最大的帳篷前,我正暈乎乎地埋頭休息,突然人群中爆發出掌聲與歡呼聲,一位老者從一輛中巴下來。當時天色昏暗,我沒有看清老人到底是誰。
老人徑直朝穿著軍大衣的我走過來,我下意識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老者溫暖寬厚的手掌握住了我,連聲說:“辛苦了!”我抬頭一看才意識到他是溫總理。
“溫總理辛苦了!”我反應過來後趕緊說。他滿頭銀發,眉頭緊皺,似乎心事重重。總理轉身離去,我下意識地跟了上去,陪在他身邊。走出一段距離以後,我發現總理身邊只剩下我和另外兩個工作人員。溫總理步伐很慢,甚至走路顫巍巍的,似乎高原反應很嚴重。我上前扶住溫總理,他連連擺手稱“沒事”。
“救災刻不容緩,現在就去開會!”從路邊用塑料搭建的臨時廁所出來,溫總理就急切地往抗震救災指揮部走去。身邊的工作人員連忙拉住溫總理,勸他先去帳篷休息片刻。一名男性工作人員介紹,總理下午6點09分到達玉樹機場,隨即乘車趕往災區,來不及吃飯,就先後去了結古鎮民族商貿城、玉樹州民族綜合職業學校和玉樹州人民醫院,以察看災情和慰問受災群眾。“總理有高原反應,再加上奔波勞累,其實身體很不舒服。”眾人反覆勸說,硬是將總理扶進了一個小帳篷。
我跟著總理走進了帳篷。帳篷很普通,大概不到10平方米,裡面擺放了2張小床和1張小桌子。床上的被單被套都是白色的,總理坐在床上大口地喘著氣。不忍心打攪總理休息,我連忙退出帳篷外面。工作人員拿來藥物,端來一杯熱水,讓總理服下去。溫總理邊吃藥,邊詢問救災進展。休息不到半個小時,溫總理就急匆匆地走出帳篷外面,朝會議室走去。晚上11點多,開完會後,溫總理又步行到玉樹體育場群眾安置點看望群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