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雙英辯論是台灣大陸政策的分水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1 21:38:06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日社論說,馬英九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台灣時間25日,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進行“雙英辯論”。這場攸關台灣未來發展方向的政策大辯論,果然吸引將近五成的收視率。會後台灣媒體的各項指標都指出,馬英九在這場辯論中取得勝利,因此馬贏蔡、馬英九勝出的報導與評論充斥。如果擺脫輸贏的觀點,這場辯論將對台灣今後的大陸政策產生關鍵性影響,毋寧是更為影響深長的。

  台灣執政的國民黨與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在大陸政策上一直是南轅北轍,民進黨處處以敵對態度看待大陸,因此其在兩岸間經貿、教育、文化的交流,處處以防堵、閉鎖作為主軸,交流來往則是在不得已的例外。因此,世界運動會前夕,高雄市長陳菊突破政治禁忌,前往北京;以及本周前往上海世博會的雲林縣長蘇治芬,她們的大陸行都引起若干政治震盪,可見一斑。

  社論說,結果這次“雙英辯”中馬英九有備而來,細數過去民進黨主政八年期間,在經貿上反而造成更大幅度依賴中國大陸的數據一一臚列,說明民進黨“鎖國鎖不住”的困境。蔡英文在辯論中也極力撇清鎖國的指控,顯示民進黨將不再能堅持鎖國,也無法繼續強烈排斥與大陸往來。

  相對的,國民黨兩岸和平發展,正常交流的主張,雖然成為馬英九競選時的政綱,但在一連串“傾中”、“賣台”的指控中,國民黨的這項政策主張頗受節制,也愈來愈低調,因而引起原本泛藍支持者的信任危機,使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跌落三成以下。這次馬英九在辯論ECFA時信心十足的說出國民黨希望與對岸正常化發展經貿關係時,不但打破“傾中”的魔咒,也明白拆穿國民黨“賣台賣不成”的假議題。

  社論說,鎖國與賣台的相互指控一旦因此次“雙英辯論”而破功,那麼朝野兩黨就有回到理性論政的機會。這正是這次辯論最大的政治價值。如果讓台灣走向世界有了共識,剩下的只是戰術層次的異同或辯正而已,那麼台灣的大陸政策就可以逐漸擺脫統獨、擺脫意識形態而走向“國會”或媒體上作討論。

  蔡英文主張應該經由多邊架構或由世界再向中國,然而,實際的現實卻是若不經由北京,世界對我們是封鎖的。馬英九指出近年來在亞洲56項自由貿易協定,被摒除在外的只有二個“國家”,一是北朝鮮,一是“中華民國”。前者自願自外於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後者則是非自願被封鎖。

  面對這個局面,民進黨採取的對策就是指責中國,切斷兩岸交流;國民黨則採取外交休兵,恢復正常交流。何者能有效解決台灣的被孤立?在簽署ECFA後應該可以很快有答案。

  一旦大陸當局掌握到馬英九論述的精神,做出必要的善意表現,不再一意封殺台灣在國際經貿的空間,那麼ECFA不但為兩岸經濟關係搭起一座正常化的友善橋樑,也為下一個階段的政治互信與政治協商鋪好另一條橋樑。

  社論說,從這個角度來看,“雙英辯論”若能成功扭轉台灣的大陸政策走向,共同為兩岸的和平互動奠下基礎,則兩岸關係將到了質變的關口。軍事互信機制、和平協議也可望見到曙光與端倪。當兩岸在經貿上有ECFA協議,在政治上有和平協議,則兩岸穩定而和平的關係就像雙腳站立,有了穩固基礎。在這樣的雙腿制度下,兩岸官方直接面對面討論並解決各式各樣問題就水到渠成,則兩岸關係將出現重大轉折而轉向良性發展。以此定位“雙英辯論”為台灣大陸政策分水嶺,應該是言之成理的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