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揭秘世博:解析《清明上河圖》能“動”的秘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6 09:24:00  


通過現代化技術全景展現的《清明上河圖》。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北京青年報從今天開始將推出“釋博”專欄。 

  據報道,讀者來信:上海世博園裡的中國館是大家必看的展館之一,這兩天不斷有媒體透露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個巨大的活動《清明上河圖》,請問這幅圖又是怎麼“動”起來,這種技術到底難在哪? 

  -動畫版比原作大30倍 

  4分鐘一個日夜輪迴 

  觀眾從浦東上南路的主出入口進入園區,一下子就到了最打眼的中國館下面。當然進入中國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館外乘坐扶梯直達頂層,一種是繞過基座入口的地方館,乘室內電梯到頂層。到了中國館內部,如果不看陸川的那部電影,就可以一眼望到足以讓人震撼的電子《清明上河圖》了。 

  應該說,這幅電子的《清明上河圖》是觀眾進入展館後看到的第一件展品,正式開館後,真正的《清明上河圖》也會展示在它旁邊,相互映襯。 

  對於這幅電子巨作,以前媒體也報道的不少了,不過這幅圖到底有多大,似乎有兩種說法,有人說這幅圖是原作的100倍大,這顯然是誇張了,按照現場的解說,通過投影和動畫技術幻化出來的《清明上河圖》,比原作放大了30倍,實際是高6.3米、長130余米,觀眾走馬觀花還是得看10分鐘。 

  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清明上河圖》的畫面是活動的,流淌的河水、飄動的帆船、往來的市民、客商、駱駝、雞犬,配以流水潺潺,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再往前走,發現畫卷的天色還能晦明變化,4分鐘是一個日夜輪迴。 

  保留古本中代表性人物 也創作了新人物 

  看過這幅電子版的《清明上河圖》,觀眾不免會有這樣的疑問,電子版上的造型人物是不是與古本《清明上河圖》完全重合的呢? 

  畫卷製作方水晶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幅電子圖保留了原作的所有特徵,包括每條街道、船隻、數百棵樹、數百座建築一個沒少,色調、畫風也一點都不差。 

  至於畫中的人物就更有趣了。古本《清明上河圖》中,出現了多少個人、多少只動物,業界一直有爭論,而電子版在相關古籍專家的指導下,對古本《清明上河圖》進行了重新解讀和製作。新作只保留了原作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另外,還根據同時期的其他畫作,創作出了新的人物。成百上千張草稿後,才有了如今一群群衣著打扮、行為舉止都符合北宋時期特徵的行人遊客。 

  動畫對古本的細節 進行大膽想像 

  細心的觀眾能夠發現,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有了一些有趣大膽想像,例如原作中一艘大船正要穿越虹橋的拱洞,船夫一臉嚴肅、行人探頭張望,但船究竟過橋了沒有?新作給出答案,船夫們有的用竹竿撐岸,有的用長竿鉤住橋梁借力,有的用麻繩挽住船幫,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桿以便船隻通過……終於,在一番緊張的忙碌後,大船晃晃悠悠地通過了虹橋。 

  另外,夜晚的城市是怎樣的風景,也只有動態的《清明上河圖》首次進行了大膽想像。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製作團隊對每一個造型的人物和動作都得仔細研究,畫面中草木建築之間的遮擋關係、陰影分佈,以及在晨昏不同光線下的變化,也都需要調試研究,這些工作前後耗時兩年。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2010年上海世博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