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人處女作述移民苦 暢銷超美前第一夫人新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6 10:19:40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美國《星島日報》報道,“我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幸運,這是我第一部小說,還未正式出街已經在13國家出版,又被很多國際傳媒訪問,最難得的是在上周USA Today的書榜上,《Girl in Translation》名列在勞拉布什的新書前面,對於第一次出書而言,這簡直是無比鼓舞。”5歲從香港移民的郭珍芳(Jean Kwok)日前接受該報專訪時興奮地說。

  “可惜我那位年逾80的母親不太知道什麼是USA Today,她反而知道星島日報要訪問我更為高興,因為移居紐約數十年,星島日報是她的精神食糧,女兒見報,她比我還要緊張。”完全不會看中文的郭珍芳,無論在小說及現實生活,她都以母親為重,因為如她所說,作為第一代移民,她母親為七位子女犧牲了生命的大部分,她的高興就是對她的報答。 

  《Girl in Translation》是郭珍芳的第一部小說,故事講述一位11歲隨母移居紐約的新移民經歷,母親在姑母的血汗衣廠打工,住在治安極不好的小區,冬冷夏熱,與蟑螂為伍,幸而女兒在數學非常有天份,天資聰敏,結果被選入讀天才學校。故事通過一小女孩的眼移民生活,雖然生活艱辛,但卻很有尊嚴,而且作者筆觸細膩,富有幽默感,令人產生會心微笑。 

  “美國有太多書是從外間人看移民生活的辛酸,卻沒有從移民自身的角度看回外邊世界,雖然我5歲從香港移民,不過書中的故事是5歲的我及當時11歲的哥哥結合而成的經歷,這雖是一本虛構小說,不過里面都是哥哥及我的寫照,因此讀來令人有真實感。”現實生活上,郭珍芳及其哥哥都是天才兒童,郭珍芳跳了一級考進哈佛大學的物理系,而哥哥則跳了兩級以16歲考入麻省理工,並且以歷史性高分數取得博士學位。 

  入讀哈佛大學是華人移民子弟的最大理想,當郭珍芳入讀哈佛主修物理系後,雖然成優異卻不是她想要走的路,因為她更喜歡寫作,改修英文系,因此用了十年時間寫了《Girl in Translation》,期間她從紐約移民到歐洲,與荷蘭裔丈夫結婚育有兩子女,定居荷蘭後由於有語言天份,在荷蘭大學教書,她就是一邊教學一邊完成這部小說。 

  “由於我從未出過書,也不認識出版世界,我完全靠自己寫信推薦自己著作,我在想,若我投書500位經紀都石沉大海的話,我便認定自己不適合當作家,沒料到,只隔一天就得到意想不到的反應,美國最頂尖的出版商都對我有興趣,其中反而令我無從選擇及取舍。經過兩年,這本書終於出版,卻沒料到在5月3日全美發行,並在出版前獲得好評,訪問不斷,令我獲得很大鼓舞,書商給我的報酬比我想象還要多,現在我決意辭去工作,當全職作家。”郭珍芳興奮地表示。“我已著手寫下一本書,一個關於職業跳舞者的生活。”原來,她畢業哈佛大學英文系,再來紐約哥大修讀寫作碩士,當中4年時間,郭珍芳是一位職業社交舞者(Ballroom Dancer),她興趣太多,結果為寫作放棄跳舞。 

  “我最欣賞的美國作家是寫喜福會的譚恩美(Amy Tan),因為她的成功為亞裔作家打開一條道路,華人在美國除了律師醫生外,也可以當一位出色的作家,寫優秀的文學作品。”郭珍芳說,從4月29日至5月15日她將會走訪全美14個城市,為自己新作宣傳,難掩興奮的她不斷以“幸運”來形容自己,但事實上,她並不自知,得天獨厚的她配合華人常有“勤奮”特點,為她的成功寫下腳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