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信息時報:該聽任志強還是聽社科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7 11:35:38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信息時報今天的社評說,昨天看本地幾份報紙,有兩則新聞躍入眼簾。一是《信息時報》報道說,中國社科院發佈“房地產藍皮書”,稱今年房價下調的可能性不大;二是《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稱,廣州恒大地產內部人士透露,該集團自5月5日開始對全國範圍內的所屬樓盤均以原價的八五折出售,打響了今年以來發展商降價售樓的頭炮。

  社科院說“房價下調可能性不大”的話音未落,馬上就有發展商宣佈降價,我知道這純屬巧合,但琢磨起來,還是挺耐人尋味的。當然,社科院的預測是針對整個 2010年,並非現階段,更不是預測一兩個開發商的房價。不過,如果我們再聽聽幾位房地產大佬的預測,大概會覺得社科院的預測缺乏有力支持,甚至還有那麼點兒自相矛盾。

  以我看,房價會不會降,得看房地產商對調控政策的免疫能力如何,所以房地產商的意見再重要不過了。昨天,有“大嘴”之稱的地產大佬任志強通過媒體聲稱自己是“全國人民最想揍的第三個人”的同時,還說道:房價會跌,“這次調控一定會達到效果”。如大家所知,任同志一向以嘴硬著稱,在全國人民對房價的聲討中從未妥協過。這次承認房價要跌,大概是對調控政策有什麼新的感覺。與任志強持同樣感受的,還有另一位地產大佬潘石屹,後者稱,中國房地產市場已進入冰川期,並在上月下旬預測“房價拐點一個月後出現”。

  那麼,社科院何以預測今年房價下調可能性不大呢?藍皮書分析說,2010年房地產市場總體上供求偏緊,原因是,商品房竣工面積和土地購置面積均在2008年開始略有減少,2009年明顯減少,對今年市場供給形成預期性壓力。對於這個分析,我倒是另有看法。

  社科院的意思好像是說,現在商品房不怎麼夠賣。可是恰恰就在2008年,我國商品房空置率達到9.5%,增幅達到14.85%,增速創下1994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北京的空置率為全國最高,達16.64%。要知道,2008年可是房價相對低迷的一年。吊詭的是,2009年社科院發佈的“房地產藍皮書”預測,2009年商品住宅空置面積將會較快增加,商品住宅空置面積總量將會達到往年數量的2~3倍。既然“供求偏緊”,又何來空置面積“較快增加”?既然專家們普遍承認開發商捂盤惜售是行業潛規則,又何來“供求偏緊”之論?

  地產大佬們聲稱或宣佈“房價下降”的講話與行動,自然會讓消費者有個底兒;而社科院的預測,則讓人又沒了底兒。它透露出的信息難免讓消費者理解成:現在是可以考慮買房的,不必再等,因為房價今年下降的可能性低。這樣的理解,房地產商們當然歡迎。

  那麼消費者到底該聽任志強的,還是聽社科院的,這似乎成了問題。


    相關專題: 政府重拳調控 樓市走向何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