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限制陸生 台灣競爭力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0 09:19:59  


藍綠打成一團。(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台北5月10日電/全球化時代,知識已成為經濟的主導力量,國際間亦從成本與價格的競爭,轉為人才的競爭。北京片面決定開放台灣高中生免試申請中國一流大學就讀,即著眼於競逐人才,台灣反而對陸生來台議題,顯得畏首畏尾。台灣旺報五月七日即發表社評“三限、六不不該立法”,反對將對陸生歧視性條文入法。“立法院”即將審議相關法案,仍要大聲疾呼,少子化趨勢的台灣,已面臨人才荒問題,試問人才單向流出,未來台灣競爭力何在?

  旺報五月七日曾經引用Cheers雜誌“2010年亞洲大學競爭力調查”的相關數據,它說明台灣過去確曾為華人社會培養出無數的傑出人才,但也點出了目前台灣各大學國際化程度在華人社會敬陪末座的事實。 

  旺報今天社評指出,環視全球具有競爭力的國家,幾乎都在積極延攬全球人才,歐盟因為每年的高科技移民人口僅佔其勞動人口的1.7%,遠不如澳洲的10%、加拿大的7%或美國的3%,為了留住外來人才而仿傚美國,設立了“藍卡”長期居留制度。 

  最近幾年,歐美和周邊鄰國的各個著名大學,不斷在台灣尋覓可造就的青年學子,提供各式各樣的獎助學金吸納就讀,法國教育部每年撥出專款,派員訪視台灣各有名高中,目的無非是為自己的國家尋找人才。 

  中國大陸早自2008年就已開始積極建構吸引人才的模式,一方面用高薪延攬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前往中國定居,另一方面亦在各省建立科研中心,藉以吸引世界優秀科學家前往大陸進行短期研究。短短的兩年期間,即已成功吸引數百名頂尖人才前往。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預測,十年之內這些頂尖人才中必有人會成為諾貝爾獎的新得主。 

  諷刺的是,中國能夠順應世界潮流而在全球各地吸收優秀人才,完全不擔心西方自由民主思潮會藉機滲入,反倒是台灣有一些人長期陷入恐共與仇中的迷思,至今難以拋掉“中國是個大黑洞”的思維,認定陸生來台會成為中共的統戰工具,台生去大陸就學,亦會被中共洗腦。這種意識形態主導國際觀的結果,不僅說明了這些人面對中國崛起的駝鳥心態,無異也否定了台灣長期努力的民主政治成果;換言之,如果台灣學子因陸生來台就被統戰,他們去大陸就會被洗腦,那麼台灣的自由和民主還有什麼值得炫耀之處? 

  民進黨對陸生來台就學設下“三限六不”門檻,立意雖為減少內部反對的阻力,但其規範內涵並不符“國家”發展需求,亦跟不上全球化的腳步,更明顯對陸生採歧視性規定,違反人權理念。 

  其實,若為保障國島內子權益,對陸生來台就學設定一些規範,並無可厚非,例如設定總量管制、陸生不可就讀醫學院、嚴格限制成為公務人員等,西方國家對外籍生也有類似限制。然而,不編列獎助學金、限制打工或在台就業等規定,等於向國際社會宣告,台灣不想參與這一波的全球人才競爭。 

  兩岸全面交流的經驗顯示,台灣的公民社會意識、創意、民主價值觀和思想解放,都足以構成參與國際競爭的本錢,限制陸生來台沒有實質意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